中医把人体的运作分成了气、血、阴、阳这几个系统,还有五脏六腑之分。每个系统出了问题,中医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流传下了很多经典的药方,这些药方到现在还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虚”就是指我们身体里正气不够,比如气不足、血不足、阴不足、阳不足等等。中医有个原则叫“虚者补之”,就是说哪里虚就补哪里。
气是我们身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如果气虚了,身体就会出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脾胃气虚。有个老方子,只用四味药就能补气,这个方子叫做四君子汤。
这个方子记载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里,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种药组成。这四种药都是常用的补气药,性质温和,所以叫四君子汤。
脾胃气虚的人可能会面色不好、说话声音小、没力气、吃得少还容易拉肚子,舌头颜色淡,脉搏也弱。
脾是管消化吸收的,如果脾气足,就能把吃进去的营养送到全身,让人看起来有精神,四肢也有力量。如果脾气不足,消化吸收不好,就容易生湿气,湿气重了就会影响胃口和大便。这些症状说到底都是因为气虚,所以治疗的时候要从根本上补气。
人参,自古以来就享有 “百草之王” 的美誉,它有着大补元气、固脱复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诸多功效,在四君子汤这个方剂里,人参主要发挥着大补脾胃之气的作用,属于君药。
白术具备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是方中的臣药。
茯苓能够淡渗利湿,促使湿邪通过小便排出体外,避免脾受到湿邪的困扰,在方剂中扮演着佐药的角色。
炙甘草味甘且性温,既可以益气,又能够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是方中的使药。
四君子汤虽然只有四味药,但是每个药的角色都很明确,对于脾胃气虚效果很好,是很多治疗脾胃方子的基础。
除了四君子汤,还有很多变种,比如六君子汤,就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了陈皮和半夏,用来治疗脾胃气虚还有痰湿的情况。陈皮和半夏能止呕,六君子汤适合那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胸闷、大便不成形或者咳嗽痰多的人。
还有在四君子汤里加陈皮变成的异功散,用来治疗脾胃虚弱。
六君子汤再加木香、砂仁变成的香砂六君子汤,用来治疗脾胃气虚、寒湿阻滞的情况。
气虚时间长了,可能会变成阳虚,影响的就不只是脾胃,还可能影响其他脏腑。
中医有个原则叫“虚则补之”,就是哪里虚补哪里。按照这个原则,气虚就补气,四君子汤就是补气的代表方子,根据病情加减变化,非常灵活,值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