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兆光老师曾表示,他对中国文化,有着三大担忧:
◎过去对中国文化的讨论与界定,往往存在着“误解”人们对于中国文化,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词,可是说实话,听完了,不知道在说什么,这不符合一个历史学者的习惯。◎人们谈论中国文化,常常首先将其“窄化”最近这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诸如“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义”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人却把中国文化窄化为汉族文化,然后又窄化为汉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为他认为是正统、经典的儒家文化。这对于中古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不利的。◎讨论中国文化时,一些人时常带着一种莫名的“文化优越感”在所谓“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其实,文化是一种现象、一种特征,文化无高低,民族无贵贱。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理性地、历史地、自觉地认识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够和各种民族、各种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与平等的态度。如上所述,葛兆光老师说:中国文化,已经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时代。中国文化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转型中,事实上一直都面临着如何存续的问题。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问题变的更加明显,在当下,则更为尖锐。

虽然国人似乎越来越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大多数人理解中国文化时,往往流于表面,忽视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至于对其“窄化”、“误解”甚至在某种“意识形态”下抱有一种“文化优越感”。若长此以往,中国文化的精华将逐渐流失,最终只剩下“糟粕”。可以说,如今所面临的,正是一场中国文化的“慢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