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丰富的地理模型详解潼关到底险在哪里

甲骨文 2023-12-02 17:39:29

图1,潼关图解

汉朝时期潼关位于麟趾原上,麟趾原北边是大约150米高的悬崖峭壁,与黄河相切,无路可行;东边是180米高的牛头原,中间有远望沟相隔;西边是风翼原,中间有禁沟和潼水相隔。潼水和禁沟河相汇注入黄河。正是天然的深沟高垒地形,这里很适合构建防御体系。

图2,汉朝时期潼关通行路线图

进犯关中的敌人一般都是沿着牛头原北边的小道经过远望沟再向南登上高高的麟趾原,通过汉潼关城后向西下到禁沟,然后沿禁沟向北走出到黄河南岸,再往西走就到关中了。

那潼关到底险在何处呢?

第一,黄巷坂。黄巷坂位于牛头原北侧,是通过潼关的必经之路,是潼关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的南侧是高原的悬崖陡壁,北侧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这就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中通一径的孤道。这个孤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意思是说小道非常幽深,抬头仅能看到一线天际,道中光线昏暗,让人心理压抑感到恐怖;还很狭窄,以致两辆车不能并行通过。“坂”就是坡路的意思。既然是坡路,说明它不仅深和窄,而且还忽上忽下不平坦,再度增加了行军的困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

图3,大自然鬼斧神工:黄巷坂横截面

杜甫从洛阳探望亲友回去长安的时候路过潼关,官军正在热火朝天地修整关隘。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诗篇《潼关吏》,一名官吏很自信地告诉他:“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黄巷坂原来有15里长,由于后期黄河冲深,水位下切,南岸发生了坍塌,就仅剩五里了。时至今天这里还剩几百米,但是“五里暗道”的称呼被当地人保留了下来。

图4,金陡关的位置

第二,金陡关。好不容易快要走出了恐怖的黄巷坂,突然一座关隘又横亘在眼前。这就是金陡关,位于远望沟出口的地方。本来黄巷坂就很窄,将士难以施展开来,现在又要在这里摆开阵势攻关,可见有多难!杜甫在《潼关吏》中写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大城比铁还坚硬,小城建在万丈悬崖旁边。可见,潼关不是单一的关城,而是一个防御体系,包括了周边的众多关隘。而金陡关正是潼关体系的东大门,所以它也被称作第一关。

图5,黄巷坂的尽头是金陡关

图6,清康熙御笔题额金陡关

第三,潼关城。过了金陡关就可以看到西边的潼关城(唐)了。但是在汉朝,部队还要登上高高的麟趾原。原上关城内的守将正在以逸待劳。汉潼关城是汉献帝时期曹操所建。曹操在进攻潼关的时候还上演了割须弃袍的故事,差点死在自己建造的关城之下。最终曹操是从蒲坂津渡河绕到了潼关后面破城的。(《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有介绍。)关于汉潼关位置,我直接查阅了潼关县志。在第十七篇《军事》第四章《军事设施》第一节《城堡》里明确记载:“汉城,在今港口镇杨家庄,汉献帝时所建。夯筑城垣,板迹局部可见。”又有记者文章介绍道:“潼关汉城遗址......内有杨家庄、陶家庄两个自然村,区内主要为农田。”这就已经很清楚了。我们打开百度地图就可以看到港口镇、杨家庄和陶家庄等村镇。

图7,汉朝潼关城位置和攻城路线图

汉城北墙在陶家庄以北,南墙在城北村以北,两者相距约2000米。南北城墙都是西起禁沟,东至远望沟,东西长1500米。它只有南北城墙,没有东西城墙,因为东西测是深沟悬崖不需要筑墙。因此可以推测汉朝时期敌人应该是从黄河南岸往南登上麟趾原开始攻城。汉城北墙靠近麟趾原最北测,墙下就是悬崖。让来犯之敌没有机会在平地上布阵。这样攻城就非常困难了。

图8,汉城北墙下即是百米悬崖

但是还有几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敌人不从远望沟找个地点绕过汉城爬上去?问题二,为什么不从秦岭找个小道直接绕过潼关城沿禁沟北上进入关中?

第四,远望沟和禁沟都是深沟。根据潼关县志第一篇《自然地理》第三章《地貌》第二节《黄土台原沟壑》统计整个潼关县范围内的沟深大多都在100—180米之间。如果没有人工开凿道路根本爬不上去,更何况车马辎重。下面是禁沟和远望沟图片,给大家感受一下。

图9,远望沟。左高180米,右高150米

图10,禁沟实景。

很明显,远望沟和禁沟本身就是天堑。如果大部队强行爬坡上去,很容易被上面的守军通过发射弓箭、石头和火器消灭。历史上发生的战斗确实也是这样的。这就是占据高地的好处。所以最轻松的办法还是从潼关正面攻城。这就相当于回答了问题一。不得不说,潼关的位置选择的很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形。

第五,十二连城。即使敌军攻克了关城,还要往西下到禁沟,再沿禁沟河往北走。禁沟河长期冲刷谷底,形成了道路。禁沟西侧还有潼水。禁沟和潼水中间的山梁上建造了十二连城。十二连城即烽火台,俗称墩台。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烽火台以土筑成,方梯形,底边长10.5米,高7.6米,夯层9-14厘米。《潼关卫志.兵略》:“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三里一城也。每城设百人,而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拴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牖(you,三声)是指室与堂之间的窗户。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十二连城防线见下图和图1。

图11,十二连城

图12,烽火台遗迹

所以,即使攻克了潼关城,还要面对从“天上”疾若风雨一般飞下来的火器弹药、箭簇和投石。其实十二连城不仅仅是防范从潼关下来的敌人,它还针对翻越秦岭企图穿过禁沟绕过潼关去往关中的敌人。这就相当于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二。历史上刘邦攻不下函谷关就是从武关翻过秦岭再穿过禁沟到达关中的。

第六,潼关城只是潼关主城,其周边还散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关隘。守军必须要把各个可以预见的窟窿全部堵上,以防敌人冒险翻越秦岭来犯。据潼关县志,全县有7大峪道,越岭可通商洛,140多条沟岔,纵横密布,峰峦叠障,森林茂密,利于隐蔽和防守。除了金陡关以为,历代修建的著名古关隘还有:西峪关、上关、潼峪关、沟西关、车峪关、太峪关、麻峪关、石门关、五庄关、巡底关、汾井关、杨家湾关、寺角营关、水门关、古城关、南渡关。这些关隘所处地形较高,或依山或傍沟。另外图11上也标明了秦岭山麓的几座关隘。所以防守潼关需要大量兵力。比如,哥舒翰守潼关就用了21万兵力。唐末为了防止黄巢农民起义军进逼长安,官军在潼关也部署了15万兵力。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它不如函谷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形。

第七,图1、2、4、11是其他博主作图,为了说明问题我仅作了部分修改。但是这几张图上所标注的关城位置明显不对。不过好在汉城遗迹还在,现为潼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这个很好确认。我就根据三方面资料,县志、记者实地采访文章和潼关古城旅游部门公开的影像资料,证实并修改过的图7肯定是准确的。除了汉和唐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隋朝潼关城。关于隋朝潼关城的位置其实县志也有明确记载,就是在潼河和禁沟河交汇处。因为那个地方出现了新的沟壑,在麟趾原顶和禁沟之间形成了一条通道可以行军,所以在隋朝大业七年(611年),关迁于此给它堵上。不过今天隋城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了。

第八,后来经过大自然长期作用,黄河南岸出现了河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靠河为路了。所以在唐朝天授二年(691年)关迁于此:南依坚壁,北临滔滔河水,依然是一处险要!唐潼关也堵住了登上原顶的通路,所以原上的关城就不必守了。后来为了管理方便,唐朝直接下令不准人们再通过禁沟,所以这条沟被称为禁沟。他们的初衷很好,因为这样操作以后,守军只需专守一处就行了,省心又省力。但是由于长时间无人通行,有的人就忽略了禁沟的存在。唐朝末年朝廷防守潼关的时候居然忘了在禁沟部署守军,导致黄巢竟然真的从禁沟绕过了潼关。真是一个低级错误!

图12,唐潼关城直接修在河滩上

总结语: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再深的沟也能填平,再高的山也能翻越。历史上在潼关面前束手无策的战斗有很多,但是攻破潼关的案例其实也不少。哥舒翰丢掉潼关,但是随后又被郭子仪夺回。面对群情激奋的黄巢农民起义军,腐败的唐王朝想依靠天险守关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就以黄巢为例吧:

唐广明元年(880)十月,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攻汝州,取东督(洛阳),进军潼关,直指长安。唐王朝令神策军并关内诸节度使引兵15万守关中。田令孜请命东征。他命令神策军骑将张承范为先锋,步将王师会督粮,命令飞龙使杨复恭募兵于京师得数千人。十二月初,张承范率兵2000人至潼关。搜得村民百余人运石汲水作防御准备。此时,黄巢大军号称60万呼啸东来,潼关守将齐克让粮绝,士无斗志。黄巢暗遣兵自禁沟出,突袭关后,唐军首尾不能相顾,不敌而溃,残兵退入禁坑(即禁沟)。“谷中灌木丛茂,一夕践为坦途。”承范尽散辎囊给士卒,上表告急。义军猛烈攻关,承范军全力抗拒。矢尽以石投击。唐军凭藉关外天堑,义军得百姓千余相助,取土填平,引兵而进,焚尽关楼。张承范使王师会引兵八百守禁坑,师会兵败自杀。张承范化装逃走。

构思了很久,搜集了很多资料,今天终于动笔,接连写了八个半小时,共三千七百多字。这篇文章引用了《潼关县志》,《透过地理看历史》,博主“三种不同的红色”,“星球科普局”。在此向他们一并致敬。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点赞、分享给大家吧。

1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3-12-05 13:55

    非常详细,解答了我多年来的困扰[呲牙笑][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