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塞外入伍

董卓是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为纶氏县尉董君雅之子,生来就膂力过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由于凉州靠近边塞,羌胡部落众多,所以董卓少时就到羌胡各族的聚居地游历,与他们的部落首领结交为好友。
后来董卓家道中落,只得从事耕作自食其力。不久羌胡首领来访,他就把赖以为生的耕牛宰杀款待来客。由于牛是董卓维持生计的重要工具且私杀耕牛犯法,所以羌族首领对此十分感动,认为董卓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便送给他一千多头牲畜作为答谢。

陇西太守听说董卓有才,便征召他为郡兵马掾,让他巡视塞下,负责当地治安。不久凉州刺史成就又征辟董卓为从事,让他带领兵马征讨作乱的胡人。
二,屡立战功

汉桓帝时扩充羽林军,董卓因为骁勇善战而被征召为羽林郎。不久董卓担任军司马,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的羌人。然后董卓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因而升为郎中,还获赐九千匹绸缎。然而董卓收到这些绸缎后就把它们全部分给与自己一同作战的将士,就像他之前款待羌胡首领一样慷慨大方。可见董卓早年是个善于收买人心的仁义之人,与入京掌权后极为残暴的他大不相同。
此后董卓又担任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等职,但后来因为犯罪而被革职。然而董卓很快就迎来了转机,让他的命运再次步入人生的快车道。当时并州刺史段颎见董卓有才,便举荐他到司徒袁隗手下担任属吏。而袁隗德高望重,在朝廷很有影响力,董卓攀上了他,自然前程无忧,于是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等职。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汉灵帝便任命董卓为中郎将,让他去讨伐黄巾军。但董卓作战不力,因为兵败而被免职。可后来韩遂、边章在凉州掀起大规模叛乱,董卓于是再度被朝廷启用为中郎将,随车骑将军皇甫嵩前去平叛。
然后汉军与叛军陷入苦战,不分胜负。随后出现流星,叛军认为不祥而萌生退意。董卓趁机主动出击,杀敌数千。接着汉军乘胜追击,却被反攻的叛军包困,粮食断绝。

董卓于是截流他撤退必经之路的渡口而成堰塞湖,假装在湖里捕鱼。接着堰塞湖中水满数十里,董卓便从湖的下游偷偷过河而决堰。等到叛军发现董卓偷渡而想追击汉军时,发现决堰造成的大水已经很深了,只得放弃追击。当时汉军分六路出击,有五路被叛军击败,只有董卓所部完好无损,因此他获封斄(tai)乡侯。
不久韩遂带领叛军卷土重来,再次侵扰凉州及三辅地区。朝廷于是任命董卓为前将军,让他随左将军皇甫嵩前去平叛。然后皇甫嵩与董卓就大破韩遂,使得三辅地区安定。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病重,担心自己死后无人能压制董卓,于是征召他入京担任少府而想削去其兵权。但董卓对此心知肚明,于是以叛军未灭为由拒绝去京城任职。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又任命董卓为并州牧,派皇甫嵩接管他的兵权。但董卓已有不臣之心,还得知皇帝病重,于是再次拒绝交出兵权。
三,入京掌权

不久汉灵帝去世,子后少帝刘辩即位,由大将军何进辅政。何进为除掉宦官集团并加强自己的力量,于是调董卓部进京。当董卓进军至渑池时,何进又派种劭命他退兵。董卓怀疑朝廷有变,想要继续前进,但在种劭的坚持下退至夕阳亭。随后何进被宦官杀死,董卓这才带兵到了洛阳。
董卓初入洛阳时只有三千人,可为营造大军压境的场面以震慑百官,于是每晚令士兵出城,次日再大张旗鼓入城,使人误以为洛阳全城有大军源源不绝进军之虚况。

此前董卓之弟董旻联合吴匡杀掉上司何苗(何进弟),此时又招揽吕布杀掉执金吾丁原,成为京城兵力最强的人。随后董卓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于是废后少帝,立刘协(即汉献帝)为帝。然后董卓专断朝政,以皇帝的名义升自己为太尉,封郿侯。
董卓掌权后也想拉拢豪杰贤士,于是替受党锢之祸的陈蕃、窦武、李膺等人平反,还令荀爽和蔡邕等人到朝廷任职。同时董卓也大力提拔名士为官以收买人心,如陈留太守张邈、冀州刺史韩馥和豫州刺史孔伷等人都是被董卓任命。而董卓自己的亲信仅担任将校等官,并未被大力提拔。
四,奸雄末路

虽然董卓想方设法拉拢天下名士,但他擅自废立皇帝却是一步大错。毕竟后少帝是汉灵帝的嫡子,登基仅有一百多日,年少又无过错。董卓无端废立难免会让人怀疑他有不臣之心,是想成为第二个王莽。
此前名门子弟袁绍(袁隗侄子)就与董卓因为废帝而发生争执,只身逃离洛阳。董卓本想除掉袁绍,但在伍琼和周毖二人劝说下,乃改以怀柔手段安抚之,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可袁绍也有大志,所以并未因董卓的拉拢而取消对他的敌视,而是积极筹划讨董。而张邈、韩馥、孔伷等人也不满董卓废帝,再加上董卓在京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他们于是也决定反董而成为日后讨伐董卓的主力。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联军以讨董为名起兵,但大多保存实力而不思进取。董卓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又见关东联军势大,于是迁都长安,还派李儒鸩杀害了后少帝。关东联军见董卓西撤,便互相争夺地盘,因发生内讧而瓦解。
董卓迁都长安后逼迫汉献帝封他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然后董卓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还让百官绕过朝廷到自己家中议事,更大肆搜刮钱财与粮食,更加引起朝野不满。司徒王允于是设反间计,挑拨董卓义子吕布将其杀死。
他出生在颍川,所以才字仲颖[笑着哭][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