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提及东吴名将,自然少不了周瑜、陆逊。
在东吴集团,还有这么一位将领,虽然人气不及周瑜、陆逊,后世却有人将其比作兵圣孙武,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谁呢?为何被比作孙武?他什么时候击败刘备和曹丕?
打的就是防守反击当时遭遇战乱,他选择到吴地避乱。
孙权接手孙策的创业基本盘后,听闻他非常勇猛,胆气十足,就招揽他做了别部司马。
但孙权这老小子只给了他五百人马,驻守柴桑,抵抗黄祖。
期间大概也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这可能得益于他之前的勇气之名。
后来,黄祖就派儿子黄射带了一千部队前去柴桑试探试探:
听说你很勇啊,这不我来试试你几斤几两!
这黄射试试就差点逝世。
当时城中守兵不到两百人(很可能其余士兵派出去巡逻之类的),他却拒守城池,与黄射对峙,还杀伤了其一千多人。
后来,等到黄射见大势不妙撤退的时候,他又带队大开城门,给了黄射部队一记重拳,打得他们之后再也不敢入侵。
这位勇士,就是徐盛。
这场以少胜多的作战,给孙权留下不错的印象。
徐盛开始走进孙权的眼中。在征讨南阿的山贼后,徐盛因功被拜为中郎将。
战争中成长起来合肥之战,徐盛大概是第一场遇到张辽这么猛的对手,整个队伍都被冲烂了。
他不仅自己受了伤,牙旗也丢了。后来还是同事贺齐帮着抢回来的。
这一仗的徐盛,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两年后,曹军攻取濡须未果,转向横江。徐盛和东吴其他将领一起迎战曹军。
不料,当天突然刮起狂风,把吴军的船只都吹到对面的怀里——岸边。
这咋整?东吴很多将领都面面相觑,畏缩不前。
徐盛想起上次合肥一战丢了牙旗,心一横,牙一咬,豁出去了!
他独领一军,身先士卒,率先发难,冲上岸边就往死里砍杀曹军。
岸上的曹军没想到吴军还有这么不怕死的一面,早就吓破胆,落荒而逃。
在徐盛大获全胜后,大风也随着停摆。
看着凯旋而归的徐盛,孙权大为赞赏,史料中记载:孙权对徐盛“大壮之”。
要知道,当年逍遥津之战,曹操也对张辽大壮之。
“大壮之”在《三国志》仅出现过两次。
破刘备败曹军陵大战,徐盛跟随陆逊对峙刘备集团。
在西陵作战的时候,徐盛带队攻破了敌军诸多营寨,促使东吴集团反攻总动员。
刘备最终仓皇而逃,仅以身免。
同年,曹丕趁着东吴与蜀汉对决之际,派了曹休等人率大军想偷袭东吴。
只不过,陆逊已经事先做好防范。
一开始,多灾多难的东吴水军再次遭遇狂风,曹军趁势大杀四方,吴军伤亡惨重。
但是,危急之际,徐盛站了出来,收敛残部,帅厉士卒,与全琮等人一起吹响反攻号角,把臧霸的部将尹卢斩杀,击退曹军。
百里疑城退曹丕224年,意气风发的曹丕亲征东吴,来势汹汹。
徐盛主动说出自己的退敌之计:
在建邺城四周修建一圈围栏,布置稻草假人,并在附近的江面放上一些浮船,打造一个绵延百里的长城堡垒。
尽管多数人认为白费力气,但是之前作战的表现让孙权对徐盛颇为信任,因此采纳了徐盛的意见。
孙权的命令下达后,建业一夜之间,就打造了徐盛描绘的宏伟的百里疑城。
当曹丕抵达广陵的时候,远远望见那么绵长的围栏,就像是一条巨龙守卫着东吴大地,心里直发怵。
加上当时曹丕所乘龙舟遭遇汹涌江浪,差点就翻船了,他心里早就打了退堂鼓。
最后,曹丕给自己找了台阶下:
东吴果然有人才,现在还不到时机可以图取。随后带队撤退。
事后,东吴诸将对徐盛的这一招妙计五体投地。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徐盛的作战风格基本是防守反击,也有疑兵战术,难怪毛宗岗盛赞他:徐盛有穰苴、孙武之风。
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补充,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