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技术主管:没有梁孟松,大陆将停留在28纳米层面

克索饭斯 2024-11-19 07:24:38

"华为能造出7m芯片"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芯片圈都炸了锅。有人欢呼突破技术封锁,有人质疑是噱头营销。其实,真相远比想象的复杂。台积电技术主管杨光磊一句话点破天机:用DUV光刻机造7nm芯片并非不可能,台积电早期就是这么干的。但真正的挑战在于:你能造出来,但造出来的芯片能不能用?成本能不能降下来?

【技术壁垒还是成本之困?揭秘7nm芯片制造的真相】

芯片制造就像盖房子,光有图纸和工具还不够。关键在于,你家盖的房子质量过不过关,能不能住进去人,成本花多少。目前华为7nm芯片面临三座大山:一是良率低,也就是说造十片能用三片就不错了,这比正常水平低太多;二是发热量大,用着用着手机都能煎蛋;三是成本高得吓人,据说每片芯片的成本是台积电的三倍还多。这样的芯片,即便能造出来,要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 - 梁孟松。正是这位被称为"制程天才"的工程师,带领中国芯片实现了从28nm到7nm的跨越。他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说没有他,大陆芯片可能还停留在28nm?

【一人改变一个产业:梁孟松如何突破28nm的天花板】

在芯片圈,梁孟松就像个传奇。说他是天才,还真不是吹的。按常理,芯片制程这种高精尖技术,没个十年八年的专业积累,想都别想。但梁孟松偏偏不按套路出牌 - 学的压根不是这个专业,硬是靠着超强的自学能力和近乎偏执的钻研精神,把芯片制造这条产业链啃了个透。这种"非科班出身"却成了行业顶尖的例子,恐怕也就他一个了。

要知道,现在全球能玩得转7nm制程的厂家屈指可数。就连老牌晶圆厂联电,到现在都还在28nm的水平打转,更别提往下突破了。但梁孟松带领的团队,硬是在各种限制下,把中国的芯片制程从28nm提升到了7nm。这就好比开着二手面包车,硬是在F1赛道上追着法拉利跑。有多难?光是良率和成本这两座大山,就够让人望而却步的。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在美国全方位围堵下,中国的芯片产业面临的处境更加艰难。这种高压之下,中国芯片产业该如何突围?成本和良率的难题又该如何破解?

【美国封锁下的产业困局:成本与良率的双重挑战】

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围追堵截",表面上看是不让造,实际上是让你造不起。正如杨光磊所说,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让中国大陆用三倍的成本,造出性能还不如人家的芯片。这就像逼着你花50万买辆普通轿车,而别人30万就能开豪车。这种精准"打击",比简单的技术封锁狠多了。

目前的困境就摆在眼前:用DUV硬着头皮造7nm芯片,良率低得可怜,发热量大得吓人,一片芯片的成本能顶人家好几片。国际上最先进的制程已经冲到了3nm,而且良率和成本都控制得不错。这种差距,就像骑着自行车去跟火箭比速度。更要命的是,就连设备和材料都被卡住了脖子,想买都买不到,只能靠自己摸索。

但这种围堵反倒逼出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另辟蹊径"。梁孟松团队在5nm技术上的储备已经很充分,一旦国产EUV问题解决,追赶先进制程也不是没可能。这让人不禁要问:中国芯片产业到底能走多远?3nm的目标究竟是白日做梦,还是指日可待?

【从7nm到3nm:中国芯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外界都在猜测中国芯片产业的下一步会怎么走,但梁孟松的团队已经给出了答案。据可靠消息,他们在5nm技术上的储备早就开始了,而且进展相当不错。这就像你以为别人还在学小学数学,人家已经在偷偷啃高数了。现在最大的拦路虎就是EUV光刻机,一旦这个难关被攻克,5nm甚至3nm制程的量产,真不是天方夜谭。

但是,光有梁孟松一个"孤勇者"还远远不够。放眼全球顶尖晶圆厂,哪个不是高手如云?台积电就有一大票梁孟松这样的技术大佬。要想在芯片这场超级马拉松中追赶上来,必须培养出更多的"梁孟松"。这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速成的,需要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投入。

结语

回头看看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从28nm到7nm,从追赶到突破,中国芯片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路径。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有更多像梁孟松这样的技术专家带头冲锋,突破3nm制程的目标,未必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毕竟,谁能想到十年前停留在28nm的中国芯片,今天已经能在7nm制程上大展拳脚了呢?

0 阅读:0

克索饭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