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01
作家任万杰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有条件的关系。
因为彼此能够满足的条件,是客观事实,可以通过共同努力,让其永远不会消失减少。”
生活中,所有长久的关系,都是有基础和前提的,这也包括家庭关系。
母亲今年82岁,我们兄妹都觉得她一个人不行,需要跟我们一起居住养老。
怎奈,母亲坚持自己独居,说已经习惯在自己家里生活,清静又自在,没有约束。
大哥去年退休,说自己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都是嫂子给他弄好,他伺候不了母亲。
除非母亲去大哥家跟他们一起居住,让大哥回母亲家陪伴照顾她,大哥做不到。
母亲和大嫂之间有些龃龉,年轻时的婆媳矛盾,似乎一辈子都解不开。
大哥询问咋办?我说他去不了,只能我陪伴照顾母亲的晚年,但有些话需说在前面。
亲人之间,有些话最好直接说,彼此心里都有个底线,别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大哥照顾不了,可以跟我签订协议,不论我照顾母亲多少年,家里的一切他都不要。
02
母亲只有我们两个孩子,父亲过世的早,留下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还有几十万的积蓄。
父亲部队干部转业,退休金比普通人高不少,还有一次性补偿的费用,具体我说不清楚。
母亲自己有退休金,年底还有一些福利补助,具体是啥我也不知道,反正母亲不差钱。
父亲过世,母亲想把存款给我和大哥均分了,嫂子站出来说,没有出嫁女分娘家财产的。
大哥家儿子当时谈婚论嫁,女方提出要套全款的婚房,其他彩礼啥的一概不要。
嫂子的意思很明确,她想要母亲把存款拿出来,给侄子凑在一起买婚房。
母亲说这是两件事,是她对我和大哥的爱,不能全给了大哥,为此,母亲跟大嫂翻脸。
最终母亲说这笔钱谁也不给,只拿出10万援助侄子买房,嫂子跟我母亲的梁子就有了。
大哥是跟大嫂想的一样,他也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儿子的,为啥要给我这个出嫁女一份。
母亲是心疼我的,只因我家老伴走的早,我独自带着儿子独居,日子过得不是很宽裕。
03
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儿子,年少时学习不愁,高考时直接进“国防学校”,有生活补助。
儿子毕业后也拥有不错的工作,结婚成家一切都很顺利,大哥大嫂非常羡慕。
大嫂曾一度认为,母亲把几十万的存款偷着给了我,我才有岁月静好的生活。
其实,大嫂真的是看错了,我的生活之所以好,也是我背后的努力和打拼。
人生一世,谁还没有遇到过波折和幸福?难道单身女人的日子,都是悲苦才算正常。
去年,我退休,大哥就提出让母亲跟我们轮流居住,不过是想让我自己扛下母亲的晚年。
作为女儿,我早就想过,如果大哥大嫂不愿照顾母亲,我为母亲的晚年兜底也是应该的。
只是要母亲愿意才行,毕竟在老辈人的心中,养儿防老才是晚年幸福的根源。
大哥回家跟母亲商议,母亲是说啥也不愿去大哥家居住养老,只是在自己的家里。
万般无奈,大哥当着母亲的面给我打电话,喊我回家商议母亲的晚年养老问题。
母亲说愿意我照顾她的生活,条件依然是她不搬家,只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
大哥写协议,我们三人签字,大意是母亲的晚年我负责,家里的一切归我所有。
04
母亲很艰难地点头,说了一句:这样会不会被别人笑话,有儿子的老人居然让女儿养老?
大哥说母亲有几十万的存款,这些算是给我战鼓母亲晚年的报酬,一点也不会委屈我。
我只是好奇嫂子为啥这次不掺和,大哥说是因为她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伺候母亲。
人要学会接纳现实生活,什么都想要,最终啥也得不到,不仅伤害亲情,还不会做人。
我提出陪伴母亲的晚年,是我做女儿自愿的行为,母亲的存款和退休金归我保管。
每月我只拿应该得到的那份,说句大白话,就是劳动有报酬,给我一份陪护的工钱就好。
母亲其他的财产,不论是房子,还是存款,最后是我们兄妹均分就好,因我们是一家人。
大哥的眼睛湿润了,母亲拉着我的手有些激动,而我却说的实实在在。
人生一世,只有今生的亲缘,成为一家人,成为母亲的女儿,大哥的妹妹,皆是缘分。
若我们为身外之物折腾,到最后一丝亲情都没有,那有何必呢?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感情,精神寄托。没有亲人的尘世间,该是多么的荒凉。
05
我知道大哥的身体不好,也明白大嫂现在的处境,何必因照顾老人,弄得亲情隔离。
母亲说我比她这个老人会做人,大哥也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此生有我这个妹妹足矣。
搬回母亲家居住,陪伴着母亲安度晚年,一日三餐,顺从母亲的要求,相依相伴就好。
母亲能自理,我觉得是个体素质问题,母亲比我的白发还少,身体比我看着好。
早晨都是母亲在厨房忙碌,而我早起忙碌自己的事情,等母亲做好早餐,一起吃饭。
收拾好家务,我也忙完自己的事,便陪着母亲下楼,去广场,或者开车去公园走走。
中午有时会在外面吃顿美食,有时回家自己做饭,日子在悠闲温暖中度过。
大哥平时没啥事,也会开车过来看望母亲,陪着母亲在楼下散步。
看到大哥牵着母亲的手,一步步地慢慢往前走,时不时弯下身子,跟母亲近距离的说话。
站在阳台上,看着大哥和母亲,在冬阳下地散步,闲聊,这副温暖的母子图,好幸福。
亲人之间,没必要攀比谁孝心更多,谁付出更多,只要大家心在一起,劲在一处,足矣。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