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1月14日消息,美国宣布对俄罗斯经济实施新一轮制裁,涉及俄两家大型油气公司和183艘油轮等。这无疑是美国试图逼迫俄罗斯就范的又一狠招。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谓由来已久且不断升级。2025年1月23日,特朗普刚上台不久就再度发出威胁,称若俄罗斯不尽快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结束战争,美国将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还要对俄罗斯商品加征关税。此前拜登也加紧对俄施压,在能源领域实施大规模制裁。
美国能源制裁“组合拳”,一方面是封锁多个能源相关实体,限制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获取美元收入。美国还盯上了俄罗斯石油海运出口业务,涉及的制裁对象包括油田服务提供商、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项目,以及能源领域高级官员、企业高管等。民生证券能源团队统计,此次制裁将影响31%的俄罗斯“影子船队”以及约26%的俄罗斯原油出口。
俄罗斯石油(资料图)
美国如此大动干戈,打的是什么算盘?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试图通过削弱俄罗斯经济,进而实现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战略目标。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的重要经济支柱,美国想通过切断俄罗斯主要的乌克兰危机资金来源,增加其在后续谈判中的筹码,迫使俄罗斯在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
从历史角度回溯,苏联解体后,美国及西方国家曾以为俄罗斯会与西方合作,融入欧美阵营。然而现实是,西方国家在俄罗斯经济改革和援助政策中设障碍,北约持续东扩,将军事威胁推向俄罗斯边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指出,美国过于专注自身利益,忽视了俄罗斯的战略需求和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倍感失望,最终选择与中国加强联系。
北约(资料图)
乌克兰问题更是让美俄关系雪上加霜。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早就警告过,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红线。但美国没把这些忠告当回事,继续推进北约东扩,忽视俄罗斯的安全诉求。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不仅没有缓和局势,反而加大对俄制裁力度,这进一步把俄罗斯推向了与中国全面合作的道路。
美国还企图在外交上孤立俄罗斯。此前特朗普与普京在赫尔辛基的会晤曾给美俄关系带来希望,特朗普想推动美俄关系缓和,避免俄罗斯与中国全面靠近。但美国国内军方和部分政治精英反对,致使特朗普的努力落空,美俄关系在俄乌冲突刺激下愈发糟糕。
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的制裁虽有一定力度,但俄罗斯并非毫无还手之力。2024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俄罗斯政府预计2025年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达到10.9万亿卢布(约合1060.87亿美元)。俄罗斯有长期应对西方制裁的经验,已对制裁显现出一定适应性。就能源出口而言,由于俄罗斯能源在国际市场上有需求,制裁难以完全切断其出口渠道。而且俄罗斯还在不断寻找应对方法,比如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签署了多个长期供应协议,在制裁下仍能维持经济运转。
伦敦证券交易所(资料图)
美国的制裁对国际能源市场也产生了连锁反应。据环球网消息,1月17日,全球柴油价格因美国对俄新制裁而大幅上涨。伦敦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欧洲首月柴油基准合约相对于6个月后合约的溢价飙升至每吨50.25美元,达到过去10个月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柴油期货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10日飙升逾5%,16日再度创下6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亚洲市场同样受到影响,迪拜柴油现货价格较上周五上涨8.5%。 不过,美国的制裁也并非能随心所欲。美国若逼迫一些俄罗斯重要贸易伙伴减少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可能会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印度等国家依然在继续购买俄罗斯的能源和其他商品,美国难以完全左右这些国家的贸易选择。
普京(资料图)
另外,美国试图通过制裁俄罗斯来离间中俄关系也难以得逞。中俄关系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不是美国的制裁和挑拨就能破坏的。普京明确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和友谊不针对任何人和第三国。中俄在能源、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在多边外交、国际安全以及联合国事务中协调配合,共同抵制和瓦解美国霸权。
美国为逼俄罗斯投降亮出的所谓最大“杀招”,看似来势汹汹,但从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来看,可能难以达到其预期目标。美国若继续忽视俄罗斯的合理诉求,不尊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只会让美俄关系更加紧张,也会给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而中俄合作的不断深化,也将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形成有力制衡,促使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对俄政策,寻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问题的途径,才是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