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李宗仁回大陆后,没有拜访任何开国元帅,反而拜访了一位大将

五彩的记忆 2025-04-01 04:17:05

1965年,民国时期最后一位代总统、新桂系领袖李宗仁结束在美国的16年流亡生涯,返回大陆,受到周恩来总理等的热情接待。

安顿好后,李宗仁没有拜访其他任何开国元帅或国民党将领,转而首先拜访了一位大将。

这位大将,便是张云逸。

李宗仁和张云逸,一个是民国军阀,一个是共和国的开国大将,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名字,却交织着革命情谊、政治对立与民族大义。

1909年,16岁的张云逸加入同盟会,次年李宗仁紧随其后。两人在孙中山的革命旗帜下,共同投身反清斗争。

彼时的他们,最大的共性即同为热血青年。

1911年黄花岗起义中,张云逸担任炸弹队队长,率部攻打两广总督府。

起义失败后,他险些丧命——当他外出探路时,清军包围藏身地,屠杀所有战友,而他因相貌敦厚未被识破,成为“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之外的幸存者。

李宗仁则活跃于广西,以“推翻腐败清廷,刀山火海亦不辞”的豪情投身革命。

此后的北伐战争中,两人分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云逸)与第七军(李宗仁),共同征讨军阀吴佩孚。

他们白天切磋战术,夜晚研读《春秋》《资治通鉴》,讨论救国大计。

张云逸曾问:“我们这辈子能看到富强民主的中国吗?”

李宗仁的回答充满悲壮:“即便不能,也要为后来者铺路!”

这一时期,他们不仅是战友,更似知交。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两人的命运就此分野。

张云逸秘密加入共产党,李宗仁则成为桂系军阀核心。

1929年,张云逸与邓小平发动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震动广西。李宗仁视其为心腹大患,不仅悬赏通缉张云逸,还派重兵围剿红七军。

两人因此结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云逸受命赴广西开展统战工作。

民族大义之下,张云逸选择了放下旧怨,依据中共中央和红军将领的通电精神,对桂系当局及各团体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李宗仁也在和张云逸面谈后,即同意致电华北及南京中央政府表示支持抗战。

在同李宗仁、白崇禧商谈实际抗战步骤后,张云逸又转道广州,向广东当局阐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要他们赞成国共合作,停止对我闽粤边区和游击队的包围和进攻。

但粤方只同意停止双方军事冲突,并指定红军活动区域。后经张云逸多次同对方谈判,他们才同意合作,同时允许中共在广州建立八路军办事处。

次年台儿庄战役中,张云逸率新四军在津浦路南段牵制日军,配合李宗仁正面战场。

此役,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也成为两人关系缓和的转折点。

但合作也是短暂的。

抗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破坏统一战线。

为此,张云逸投身反顽斗争,面对敌人疯狂进攻,他坚定指出:现在敌人向我们进攻了,这次“磨擦”仗非打不可了,打,就一定要打赢。

结果就在1940年2月,张云逸的妻子韩碧与幼子张远之竟被国民党拘捕扣押。

张云逸闻讯,于同年3月31日悲愤致电蒋介石、林森和李宗仁、白崇禧:“炮火余生不罹于日寇,反遭同胞荼毒,天理何在!”揭露顽固派的这一反动行径。

而后经过不断抗议斗争以及周恩来的斡旋,韩碧母子才终于同年9月获释。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宗仁追随蒋介石,登上内战战车发动内战,两人再度敌对。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李宗仁拒绝随行,流亡美国。

张云逸则参与解放主政广西,目睹新中国诞生。

此后十余年,李宗仁在异乡饱尝漂泊之苦,而张云逸成为开国大将,被毛泽东赞为“模范共产党员”。

尽管周恩来多次邀请李宗仁回国,但其顾虑重重,直至1965年才决心归国。

李宗仁归国当天,在机场,周恩来精心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队伍100余人,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还有国民党起义将领,当年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等。

其中,还包括了张云逸。

当时,中共中央让张云逸到机场迎接。

张云逸说:“我与李宗仁打了半辈子仗,他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从我个人感情上讲,我不愿见他。但我服从组织安排。”

而后,李宗仁即登门拜访,到北京南池子专程看望张云逸,为招待李宗仁,张云逸还特意在服务处换了一套新家具。

张云逸的儿子张光东后来回忆起来,当时他在上学,并未见李宗仁,不过曾听父亲的警卫员讲,李宗仁当时穿着便服登门,父亲出门迎接,李宗仁当时当时便一个立正,给父亲深深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这一鞠躬,李宗仁既是在为过往种种致歉,也是为张云逸的高尚品行所折服。

李宗仁的归国,标志着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成功。

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李宗仁时,曾道:“去海外的人员,凡是愿意回来的,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

毛主席、周恩来以及张云逸的豁达,令李宗仁心悦诚服,更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历史格局。

李宗仁与张云逸的故事,始于革命理想,历经恩怨纠葛,终于民族大义。

他们的分合背后,是近代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屈辱迈向复兴的历程。

素材来源:

[1]夏明星,苏振兰.张云逸大将传奇[J].党史博采(纪实),2005,(07):38-43+1.

[2]赵英秀.毛泽东鼎力支持李宗仁归国[J].党史文苑,2012,(13):4-8.

[3]张光东,周海滨.没人知道他是广西最大的官——我的父亲张云逸[J].领导文萃,2016,(19):54-59.DOI:10.13533/j.cnki.ldwc.2016.19.012.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0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