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当中国投资涌入奥地利时,这个欧洲小国欣喜若狂——基建、技术、旅游……双方合作让奥地利经济蒸蒸日上。
然而今天,奥地利却紧跟美国,不仅封杀TikTok,还配合欧美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背信弃义的行径触怒中国。
最终,中国断然撤资10亿欧元,暂停5G和高铁合作,召回大批技术人才,让奥地利经济瞬间陷入困境。
那么曾经的“蜜月期”为何突然破裂?奥地利又为何甘心沦为美国棋子?
以诚相待却被辜负
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中国自身尚处于百废待兴的艰苦时期,国内经济千疮百孔,人民生活捉襟见肘。
但即便如此,出于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友谊的珍视,中国毅然决然地向阿尔巴尼亚伸出援手,前前后后慷慨地提供了超100亿人民币的巨额援助。
这笔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的资金,被用于助阿尔巴尼亚建设钢铁厂、水电站等关乎国家发展命脉的关键设施。
不仅如此,中国甚至毫不吝啬地直接赠送战机、坦克等先进军事装备,助力其国防建设。世事无常,到了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却突然毫无征兆地转向。
他们全然不顾中国曾经的倾囊相助,将中国援助的大量物资随意丢弃在仓库,任其锈蚀破败。
更令人心寒的是,对于中国借给他们的一切,阿尔巴尼亚堂而皇之地选择霸占,丝毫没有归还的打算,还拆除中方援建项目的铭牌,妄图彻底抹除这段历史痕迹。
这种赤裸裸的背叛,狠狠地砸在我们的心坎上,也让中国不得不痛定思痛,重新审慎地审视对外援助策略。
同样,中苏关系也曾有过一段甜蜜的蜜月期。从鞍钢的扩建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苏联专家不辞辛劳,手把手悉心指导中国技术人员。
彼时,中国对苏联专家礼遇有加,不仅为他们提供独栋住宅和高额津贴,即便在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时期,也优先全力保障他们的生活供应。
可1960年,赫鲁晓夫却突然单方面悍然撕毁合同,将全部1390名专家紧急撤走。
据《当代中国》丛书披露,苏联这一举动,直接致使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三分之一的工业项目被迫无奈停工,给中国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
还有越南,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怀着深厚的情谊,向越南提供了海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粮食、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往越南,军事顾问也奔赴前线出谋划策。
可当越南实现统一后,却瞬间翻脸不认人。1978 年,越南与苏联签订《苏越好朋友协议》,自认为有了强大后盾便肆无忌惮,甚至妄图怂恿苏联一同对抗中国。
边境冲突、驱逐华侨、肆意抢占南海岛礁等恶劣行径,让中国深感寒心。
这些过往的惨痛经历,无一不在诉说着中国曾经的真心错付,也时刻提醒着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必须保持清醒与警惕。
为啥撤援助
曾几何时,奥地利在欧洲版图中,堪称对华合作的积极典范。
自中奥建交以来,中国企业怀揣热忱奔赴奥地利,带来海量投资,而中国游客更是成为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奥地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但随着中美博弈的加剧,奥地利没能坚守初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一条背离合作的歧途,开始在美国的压力下,转变立场。
2021 年,奥地利以所谓“网络安全”这一荒谬理由,悍然将华为排除在 5G 建设之外。
要知道,华为在 5G 领域的技术实力举世瞩目,其参与建设本可助力奥地利通信行业实现飞跃。
可奥地利政府这一昏招,直接导致度远远落后邻国数年。无数中小企业因通信不畅,业务拓展受阻,经济发展陷入泥沼。
到了2023年,奥地利更是变本加厉,毫无底线地跟风美国,无端禁止政府机构使用 TikTok。
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仅凭美国的几句挑唆,就妄图给 TikTok 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面对奥地利这般背信弃义的丑恶行径,中国没有丝毫犹豫,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
价值连城的铁路升级项目被迅速撤回,5G 合作戛然而止,那些曾对 5G 未来满怀憧憬的奥地利民众,只能看着停滞的建设项目徒增叹息。
高铁技术输出也彻底终止,奥地利原本有望借助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交通领域变革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
这些反击如重锤般砸向奥地利经济。机械出口份额被匈牙利等邻国趁机抢占,曾经引以为傲的机械制造企业,订单锐减,生产线冷清。
旅游业更是遭受灭顶之灾,中国游客的身影锐减,往日热闹非凡的旅游景点变得门可罗雀,酒店、餐厅等相关产业哀鸿遍野,经济陷入低迷的深渊无法自拔。
背信必然有代价
从越南的忘恩负义,在享受中国大量援助后却恩将仇报,到奥地利的反复无常,为了迎合美国随意抛弃与中国多年的合作情谊。
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例,无疑都在向世界宣告:单方面毫无底线的善意,永远换不来真心相待的友谊。
中国毅然决然地撤回对奥地利的援助,绝非一时冲动之下的鲁莽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艰难抉择。
在国际交往中,有些原则问题不容有丝毫妥协,宁可承受短期内经济等方面的损失,也绝不能容忍核心利益被他国肆意践踏。
立陶宛就是一个鲜活且惨痛的前车之鉴,这个弹丸之地的波罗的海小国,为了讨好美国,公然挑战 “一个中国” 这一国际社会公认的铁律原则。
结果呢?2023年立陶宛对中出口,比2020年暴跌70%,截止到去年逾期国债激增至470亿美元,国内经济陷入一片混乱,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如今的奥地利,似乎正沿着立陶宛的老路一步步往下走,执迷不悟地想要在大国博弈中 “火中取栗”。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一些小国如果甘愿自降身段,成为大国博弈棋盘上的一枚任人摆弄的棋子,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在大国的利益交锋中,被无情地碾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