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在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前将其扼杀!”
英国情报机构负责人林迪·卡梅伦在年会上,当众喊出了这句话,一下激起千层浪,无数高呼东方威胁论的政客纷纷下场,为她的观点摇旗呐喊,不过不少国人却纷纷疑惑,中国已经这么强了吗?
中国科技究竟如何?相信大多数人听到这句话的反应,都会立刻给予否认,毕竟我们芯片技术落后于外国,航空发动机没外国先进,电池技术也刚刚起步。
这些话听久了,让更多人都觉得,中国和外国相比时,似乎哪里都算不上顶尖,但不少人都忘了,这个外国,指的是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而这些所谓的落后领域,也只是在和同领域的领头羊相比。
实际上,根据此前欧美国家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近些年热门的44项技术中,中国已经拿下了37项的桂冠,其中就包括航天、高铁、通信等领域。在剩下的那些领域中,中国虽然和顶尖有很大的距离,但至少已经满足了民用所需要的水准,而在通信领域更是弯道超车,领跑了5G的同时,还在向6G进行探索。
在军事领域,此前有国家向中国购入了一批激光武器,然后在实战中,给围观的国家们开了个眼界,此后那些国家对中国的防备又上了一个等级。
不过虽然中国的科技发展小有起色,但毕竟没有彻底踏入一流水准,因此看得出,那位官员提及中国科技的真正用意,还是用以捧杀,想要激起他们对中国的情绪。
西方抹黑不遗余力从这位官员的言论之中就看得出,欧美的部分群体一直没有放弃所谓的东方威胁论,或许是因为中国经济军事的加强,欧美各国对于中国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也产生了危机感,因此他们对中国的抹黑一直没有停过。
法新社版
此前法新社在为中国军人拍摄的一组照片中,摄像师大量使用了暗黑色系,用大量的滤镜,把可爱的人民子弟兵拍出了一股压迫感,对于这种抹黑,国内的网友高呼好帅,但对于国外的网友却是另一种效果,因为这正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新华社版
其次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已经习惯了领导地位的欧美各国,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无力,因此他们以己度人,竭尽全力地渲染中国的威胁性,暗示等中国崛起后,它就会像欧美对待世界各国那样,来对待欧美国家。
而她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通过放大中国崛起的恐怖,来让更多国家站在统一战线,想要集合一部分国家的力量来打压中国,用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领导地位。不过也并非所有国家,都相信了欧美那套非黑即白的论调,也有不少国家,选择了和中国站在同一个阵营。
各国态度如何此前有人评价道,如今全球的局势可以说是三方鼎立,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传统西方国家,还有他们在各地的附庸,例如跟随美国选择的韩国和印度;另一方则是俄罗斯、巴西、伊朗以及中国,这些国家并不认同欧美的行为,或是曾与欧美结下了梁子;其三则是没有作出选择的中立国家,他们通常是摇摆于中美之间,虽然偶尔也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过一般存在感并不强。
在中美因为美国插手台海而关系紧张时,第一阵营的国家纷纷随声附和,丝毫没有考虑过这样对于自己的国民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英国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而第三阵营的部分国家则更是让人无法理解,比如此前美国和菲律宾在南海进行了一次军演,那时候中菲两国的关系瞬间紧张了起来,后来或许是觉得这样的处境不适合进行贸易,因此近期又想要和中方进行交流,以此弥补两国关系的裂痕。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十分迷惑,一边在科技上试图封锁,在内政上处处想要埋钉子,一边又想要依靠中国来扛过金融危机,可谓是又怕中国起得来,又怕中国起不来,就差把占便宜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俄罗斯则是对这个相处了很久的老邻居十分支持,此前有媒体采访了一位专家,而专家在镜头前毫不遮掩的表示:中国人与盎撒人想法不同,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日后会有更多的人理解并且和中国和平共处。这种观点并非是无意义的吹捧,而是可以证实的历史。
中英关系扑朔迷离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英国的经济一度遭受重创,因此在危机过去后,卡梅伦清醒地认识到,英国想要长久延续下去,就要自己把握住经济的命脉,因此不能和美国走得太近,否则英国就会变成美国操纵的木偶,于是此后他一直寻求让英国跳车的机会,而中国就是他的目标之一。
2013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前往中国进行访问,在访问期间,两国签订了不少互惠互利的合作文件。因此在卡梅伦任职期间,中英两国的关系越来越近,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也不断创下新高,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国与国之间稳固的友谊就是利益,然而他的继任者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卡梅伦离任后,新任首相又将英国带回了美国的轨道中,在4月中旬的G7会谈上,英国身为外国却对中国的内政问题指指点点,还宣布要永久性的部署一条军舰,不过英国内的民众可不傻,立刻就吐槽道: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的那个清王朝了,现在每年生产的军舰都比英国服役的数量多,还上前挑衅干嘛。
结语虽然近期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挑衅从未停止,但中国不会因为这些言语挑衅而轻启祸端,中国不会也不愿制造战争或是进行掠夺,因为和平发展互惠互利才是未来的主流,任何想要开历史倒车的行为都是螳臂当车,毕竟中国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同样也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