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个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东南沿海省份,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福建的表现却有点“佛系”,数量不算多,但个个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2025年福建高校最新排名出炉,虽然全省只有两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但榜单中仍有不少亮眼的“选择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看看福建高校的“新江湖格局”。
无论是从历史底蕴还是综合实力来看,厦门大学都是福建高校中的“天花板”。它稳稳拿下全省第一,全国排名第23名,继续坐稳“闽南盟主”的宝座。
作为福建唯一的985高校,厦大的“头衔”实在让人眼花缭乱: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如今的厦大不仅有思明、漳州、翔安三个校区,还在马来西亚开设了分校,妥妥的“国际范”。
厦大的学科布局也是“开挂”级别,既有文学、经济学这样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有前沿的人工智能、化学等硬核领域。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厦大都能满足你的“学术胃口”。
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69名的福州大学,是福建唯一一所“纯211”。虽然没有985的头衔,但福大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什么叫“低调而优秀”。
福州大学创建于1958年,虽然从“年纪”上看比不上厦大,但它的学科实力却不容小觑。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都是福大的王牌领域,个个都是“硬核选手”。
作为一所部省共建高校,福州大学不仅是福建的骄傲,也是全国高校中的“潜力股”。
福建师范大学排在全省第三、全国第102名,虽未能跻身百强,但作为福建省属重点大学,它的实力依然不容忽视。
福建师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以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优质学科闻名,是培养“园丁”的摇篮。福建师大的毕业生遍布福建各地的中小学,是福建教育界名副其实的“后备军”。
华侨大学位列全省第四、全国第124名,虽然名字里带“侨”,但它可不仅仅是一所“华侨学校”。
作为最早面向海外招收华侨及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华侨大学堪称国际化教育的“先锋队”。目前,学校有三个校区,68个本科专业,近千名港澳台侨学生和留学生在这里学习,俨然是一所“国际大学城”。
福建农林大学排名全省第五、全国第131名,是福建高校中最接地气的一所学校。不要因为“农林”二字就以为它“土味”,实际上,这所学校可是农业和生态领域的“学术大拿”。
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6年,后来几经合并,成为今天的福建农林大学。作为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共建的高校,福建农林大学在农学、林学等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是福建农业科技的“智囊团”。
排在全省第七的集美大学,不仅学术实力不俗,颜值也相当“能打”。位于厦门市的集美大学,发端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系列学校。
如今的集美大学,已发展成一所设有20个学院、开设77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高校。尽管在外省的知名度稍显低调,但在福建本地,集美大学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明星学府”。
除了这些“明星高校”,福建还有不少“双非”高校同样表现出色:
福建医科大学(第六,全国第167名):福建医学界的“顶梁柱”;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八):中医药领域的人才摇篮;
闽江学院(第九):福州本地的“后起之秀”;
福建理工大学(第十):工科领域的潜力股。
此外,还有闽江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它们虽然未能进入福建高校的“第一梯队”,但在福建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福建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从厦大、福大到福建师大,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亮点。特别是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作为福建高校的“领头羊”,已经为全省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福建高校的整体实力必然会更加出色。
那么问题来了:你心目中的福建高校“天花板”是哪所?哪所学校又是你的“白月光”?欢迎评论区畅聊!
给闽江学院打“广告”,福建人不知道他有几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