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储蓄意识和忧患意识最为强烈。
人们还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自己晚年时的生活,
试着用储蓄或养育子女的方式来减轻自己老年时期的生活负担。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养育一个孩子是最好的养老投资。
在孩子的照顾下,步入晚年的老人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质量,
还能够享受和亲人们生活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可已经63岁的王阿姨确认为,这样的孩子并不是真正的孝顺,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啃老。
特殊的啃老模式王阿姨赶上了社会发展的好时代,不仅毕业后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还十分轻松顺利的干到了50岁。
因为年轻时生活过得比较节约,王阿姨提前攒下了不少退休金,
于是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她主动在单位办理了退休手续,
满心欢喜的期待起了自己未来的生活。
刚刚退休那几年,是王阿姨过得最快乐的时间。她手头拥有大把的积蓄,
每个月还有一笔不菲的养老金入账,根本不需要为了自己的生活担心。
每一天她都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不仅可以到附近的公园锻炼,还能约上多年不见的朋友们一起出门转一转。
谁知这一切都在王阿姨55岁那年发生了变化。
当时王阿姨的老伴遇到了交通事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生命。
王阿姨早已经习惯了和老伴朝夕相处的日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放下心中的执念。
王阿姨的儿子担心母亲自己在家会想不开,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
就主动提出让母亲搬到自己身边共同生活。
能够拥有这样一个体贴且温柔的儿子,让王阿姨觉得很是幸福感动,于是她便收拾行李搬到了儿子家里。
谁知入住到儿子家里不久,王阿姨在家中的地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起初还是儿子和儿媳分工照顾王阿姨,后来就成了王阿姨照顾一家子人。
更让王阿姨感到愤怒的是,儿子和儿媳总觉得家务就应该由王阿姨来做,
连最简单的任务都不愿意承担。
而且儿子和儿媳总是找借口说自己没有经验、没有时间,把活泼好动的孩子丢给王阿姨去照顾。
平时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要王阿姨来操心,原本的退休金也因此花掉了不少。
但儿子和儿媳不仅没有感激王阿姨的付出,反而将孩子的坏毛病都推到王阿姨身上。
一想起自己在儿子家的生活状态,王阿姨就觉得非常难受。
她本以为自己能够在儿子家度过相对轻松的晚年时光,没想到每天却活得像个保姆一样。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为家里人做饭,用来给自己养老的退休金还花掉了好几万。
每次和别人提起这件事情,对方都会羡慕王阿姨的生活幸福美满。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王阿姨内心深处的郁闷。过去王阿姨也以为这是一种幸福,
直到她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她才明白儿子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啃老。
年轻人的生活现状提起啃老这件事情,年轻人们总是会给出不一样的看法与答案。
有的人不愿意啃老,有的人却觉得在家里富裕的条件下,提前啃老也没什么不妥的。
毕竟那些资产以后都是自己的,父母腾出休息的时间替自己分担一些压力,自己的人生也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而且有一些年轻人表示,自己内心深处也知道这样做并不好,
可巨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被迫成为啃老家族中的一员。
与他们同龄或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一再提高选拔要求,让不少人都处于失业的尴尬边缘。
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开支不断上涨,他们能够通过工作与劳动获得的收入却没有太多变化。
与自己的父母一辈相比,当代年轻人能够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
成功买下一套房产的人已经减少了许多。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比以前大了不少。
以前父母能够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下班后也不会有各种各样突然的加班情况。
可现在他们却过起了全年无休的日子,连自己放松调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去照顾孩子了。
要是夫妻双方有一个人放弃工作去全身心照顾孩子的发展,
家里的收入就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这样的工资顶多维持一家几口的日常温饱,根本没有办法去考虑孩子以后的成长与教育。
或许正是因为单纯的生活已经让人无力前行,才会有那么多年轻人选择放弃抵抗,
降低自己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愿望,甚至放弃了生育孩子的想法。
他们选择以特殊的方式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无非是想要将自己的压力转嫁到父母身上。
因为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过巨大了,他们没有能力去承受这种压力带来的痛苦,
也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
有不少心理学家都发现,社会生活压力越大,年轻人啃老的现象就越常见。
为了实现内心的平衡,认可自身的价值与能力,
年轻人只能寻找一个又一个的借口去合理化自己的行径,为自己的啃老行为披上天伦之乐的外衣。
或许只有当社会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善,年轻人们才会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的啃老生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