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位列五虎上将,是因为定军山斩了夏侯渊?事情没那么简单

阳阳说历史 2025-04-12 23:27:22

咱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三国里一个挺有争议的事儿;黄忠凭啥能和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并列五虎上将?论名气,他没关羽张飞那种从创业初期就跟着刘备的资历;论出身他不像马超自带西凉军阀光环;论跟随时间,他加入刘备阵营时都快六十岁了,妥妥的大龄新人一个。可最后人家不但进了五虎,还要排在赵云前面,这背后肯定不简单。

先掰扯掰扯黄忠的早年经历。他早年跟着刘表在荆州当过中郎将,后来刘表死了,曹操占了荆州,黄忠就跟着长沙太守韩玄归降曹操,被封了个裨将军。这时候的黄忠就是个中层武将,没啥亮眼的战绩,史书上连他哪年出生的都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在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荆州四郡时,跟着韩玄一起降了刘备。

有人说黄忠上位,是因为定军山砍了夏侯渊。这话没错,但还得看看这场仗的背景。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和曹操争汉中,黄忠跟着法正、赵云他们一起去打。当时夏侯渊是曹操的西部军区总司令,镇守汉中,手下兵多将广,夏侯渊本人也以勇猛著称,擅长千里奔袭。刘备这边呢,打了快一年没占到便宜,直到法正出了个主意,让黄忠居高临下突袭夏侯渊的大营。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黄忠当时带的是“讨虏军”,这支部队是刘备入蜀时收编的益州本土军队,战斗力不算顶尖。而夏侯渊的营地设在定军山,周围都是险要地形,按理说也是易守难攻。可黄忠愣是带着这帮人,顶着箭雨冲锋,当场斩了夏侯渊,这一战直接让曹操失去了汉中的指挥核心,军心大乱。斩敌方主帅这种事儿,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没几次,黄忠这一仗直接把自己的身价打上去了。

但光靠一场胜仗,就能进五虎?没这么简单。刘备封五虎上将是在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这时候他刚拿下汉中,需要稳定益州和荆州的势力。关羽、张飞是元老,马超是凉州势力的代表,赵云跟着刘备时间长,功劳也不少,那黄忠呢?他代表的是荆州旧部和益州投降派。刘备入蜀后,既要依靠诸葛亮、庞统这些荆州派,也要拉拢刘璋旧部,黄忠作为荆州出身,又在益州之战中立过功,正好能起到平衡作用。

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关羽听说黄忠和自己并列,当场就炸了。关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关羽这人一直都傲慢,他看不上黄忠年纪大,觉得他是后来的降将,又没啥根基。但刘备派费诗去劝关羽说;今汉中王欲令虎将长上,以劝天下,非独关某也,意思是封五虎是为了给天下人看,彰显咱们重视人才,不光是针对你关羽。这话其实点出了刘备的用人策略。他需要用黄忠这个例子,告诉那些投降的人,只要有本事,我刘备照样重用。

再来看看黄忠的性格,史书说他强挚壮猛,意思就是勇猛又稳重。定军山之战后,他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来刘备称帝,又封他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这些官职可不是虚的,征西将军在当时是实打实的重号将军,掌管西部军务,说明刘备对他的军事能力很是认可。而且黄忠不像马超有野心,更不像关羽爱惹事,他就是个纯粹的武将,一心打仗,这种人在刘备眼里,既是得力干将,又不用担心他会搞派系斗争。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黄忠进五虎有点像是凑数,比如赵云跟着刘备平定荆州、入蜀、汉中,功劳不比黄忠少,却排在后面。但赵云的职位一直是翊军将军,这个职位更偏向于禁卫军统帅,保护刘备安全,论战场上的独立统兵机会,确实比黄忠少。黄忠在定军山后,可是独自带兵打过阳平关,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这一点赵云确实有点吃亏。

其实还有个时间点很关键,黄忠封后将军的时候已经七十岁左右了,在古代算是高寿,刘备可能也想趁着他还在世,给他个高待遇,激励其他的将领。而且黄忠的故事很励志啊,年纪大了还能逆袭,这种老兵不死的形象,对刘备集团的士气也是个提振。士兵们看到一个老头都能当大将军,自己还有啥理由不拼命?

现在回头看黄忠进五虎,既是靠定军山的硬战绩,也是刘备政治布局的需要。他代表了一类人;不管什么时候加入,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重用。这在讲究出身和资历的三国时期,算是个突破。关羽看不起他,其实也是旧贵族心态在作祟,而刘备则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这儿不看出身,只看本事。

最后咱琢磨琢磨,要是黄忠没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他还能进五虎吗?大概率是不可能。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他抓住了那个关键机会,用一场战役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这也给咱们提个醒,有时候机会来了,真得狠狠抓住,不管你年纪多大,起点多低,只要敢拼,就有逆袭的可能。黄忠的故事,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实力加时机的产物,你觉得呢?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