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老街省的一个宁静小山村,一段跨国姻缘谱写着爱的篇章。
来自中国四川巴中的小伙小松,用他的行动诠释着真挚的感情,为越南岳父母一家带来了希望和喜悦。
这个小山村,是小松的越南妻子小秋的家乡。
小秋的父母一直过着简朴的农耕生活,家境贫寒,房屋破旧。
每逢雨季,屋顶漏雨,房间潮湿,生活十分不便。
小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直希望能为岳父母改善居住条件。
早在2023年,他就计划着为老丈人家建一座新房,让两位老人安享晚年。
可是,建房并非易事,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小松的岳父母起初半信半疑,担心女儿女婿负担过重。
2024年春节,小松和小秋一起回越南过年。
为了让岳父母安心,小秋拿出两沓厚厚的越南盾,这是小松特意在老街用人民币兑换的建房款。
“妈妈,没事的。”小松安慰着丈母娘。
看到女儿和女婿如此用心,两位老人终于相信了他们的诚意,感动得热泪盈眶。
丈母娘激动地说:“小秋太懂事了,谢谢你,小松。”
在越南,建房是件大事,通常需要亲朋好友的帮助。
小松的岳父母在村里人缘很好,大家听说要建新房,都主动前来帮忙拆除旧房。
不到三个小时,破旧的老房子就被拆除干净了。
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小松特意买了一头猪,宴请全村的亲戚邻居,热闹的场面充满了温情和喜庆。
按照四川的习俗,建房要选择吉日。
他们选定的吉日是2024年正月十六。
这天一大早,小松就请来了挖土机,开始动工挖地基。
小松的岳父身体不好,于是小秋的小叔帮忙开工,寓意着为新房奠基。
在中国,建房奠基通常要放鞭炮庆祝,虽然越南没有这个习俗,但小松还是特意买了鞭炮,和岳父母一起点燃,庆祝新房的开工。
随着地基的开挖,建房所需的材料也陆续运到了现场。
小松在一旁指挥着,忙前忙后,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看着新房一点一点地建起来,小松的岳父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们为有这样一个能干、孝顺的中国女婿感到骄傲,逢人便夸赞小松。
小秋也感慨地说:“我第一次看到父母脸上有这样的笑容。”
小松的岳父母家是村里最贫穷的,主要依靠务农为生,一年下来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销。
小松的岳父性格忠厚老实,不善言辞。
小松深知岳父母的不易,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他知道,建新房不仅能改善岳父母的居住环境,更能提升他们在村里的地位和尊严。
在中国,像小松这样孝顺父母、关爱妻子的好男人有很多。
但在越南,小松的举动却显得尤为突出。
他不仅赢得了岳父母一家的认可和喜爱,也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和赞扬。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跨越国界和文化的爱,同样可以温暖人心,创造美好。
小松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在跨国婚姻中,如何更好地维系感情,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表达爱和关怀,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