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喜在传承中留住“聚元号”的过往

创新中国 2018-10-03 17:44:40

文/陈忱

时光飞逝!无论人们内心如何梦想着“睹物思人”留住过往!历史的航船,还是将人们认为是该留下的或是不该留下的老物件,运载得很远很远!即便是在装船时遗留下了一些,可还是抵不过岁月的冲刷,渐渐地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点一点地被了无痕迹地转换和替代了。

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

杨福喜的爸爸杨文通

为了使它们不仅只是存在于世人的记忆向往和图片录像中,为此,取了个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这项工作的突出人才,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为此付出了辛苦的劳作,可谓功不唐捐。杨福喜,就是其中的一位!

杨福喜近影

杨福喜,身穿一袭中式对襟衣裳,浓密的头发带着天生的自来卷,络腮胡子修剪得整齐而不做作,仿佛是“笑傲江湖”中的人。他对季节的变化是敏感的,但他既不是搞气象的,也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敏感,来自于他作为“聚元号”第十代传承人,在制作弓箭时所用的天然原材料。从白活(做弓)到画活,200多道工序中的制作弓胎、弓梢、望把、粘望把、插弓梢、加工牛角、牛角切片、磨薄、压直、修正、勒牛角、铺筋、上弓弦、画活、抛光等等,所用的材料都是天然的,所以他对季节和气候有着职业的高敏感度。

工作中的杨福喜

尤其是粘望把和铺牛筋所用的胶质,三伏天不能用,三九天也不能用。每年中有限的可以合成弓箭的日子里,还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不算什么,杨福喜有着足够的耐心和耐力。从前岁月艰辛时他也是如此,痴迷于弓箭制作的每一道看似简单,实质充满对这一古代“六艺”中名列三甲的“射”的器物的内心敬仰和来自于大自然的组成材料珍惜的工序考量。而他也必须熟悉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湿度、温度对材料的影响及组合承受力。所以,春夏秋冬的交错与制作工序的早、中、晚,在杨福喜这里,便是了熟于心了。

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

今天的商业大潮,依然没能让杨福喜“见钱眼开”,既没有扩大制作规模,也没有漫天要价。他要对得起“聚元号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这一称号,更要担负起有着三百年历史的聚元号这块沉甸甸的传承责任和文脉沿革。

杨福喜对传承充满信心,儿子聪慧稳重,一表人才。从记事起就开始看自己制作弓箭,十几岁开始上手,还真是有模有样。成年后对弓箭文化和制作方式尤其钻研和喜爱。杨福喜从儿子的身上不仅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继承与开拓的希望和未来。他常说:“制作弓箭,这一传统手工艺,不能在杨家断了线!”已是而立之年的杨燚,杨福喜之子,现在是“聚元号”第十一代传承人。

杨福喜与作者交流

“聚元号”是清朝皇室17家弓箭铺之一,复合弓发明三千余年,其制造技术从来没有改变,目前,这种技法几近失传,乐观些说,只有数十位亚洲弓匠还能掌握其精髓,但现在还在制作的只有中国的杨福喜。

杨福喜除了在“聚元号”工作坊中制作弓箭外,大量的时间是读书和淘书,他要把中国传统武器和“射艺”的器物弓箭研究透。“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一个没有传统的社会,一个没有积淀的人总是可悲的”。

杨福喜在讲授弓箭技艺和文化

弓箭,作为冷兵器时代具有大规模杀伤力的远程武器,所谓“武艺一十有八而射为第一”,那一定是当时习武者必备的重要本领,同时也一定是“射艺”中最重要的祭祀镇物用品。

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中,存留着相当多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的信息。当年的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的茅台酒获得金奖,“聚元号”弓箭获得银奖。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接过印着巨型火车头图案的奖状,心里激动不已,并将奖状和当年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牌匾挂在了一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的“聚元号”,已经成为“北京第一体育用品厂”的一个车间,厂长交代给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一项特殊任务,给上面一位大领导制作一张弓,并再三强调,“必须拿出看家本领,做一张能体现咱聚元号水平的好弓。”40天后,杨文通将一张甚是满意的弓交给厂长,八个月后,厂长告诉他,“弓交到毛主席的手里,毛主席爱不释手”!

那个时代的“聚元号”

爷爷和父亲的经历,杨福喜引以为豪,并以此激励自己。在执着坚守和努力传承下,“聚元号”的实质内涵和外在荣光没有蒙尘!

杨福喜被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授予国家级、北京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内外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分享活动越来越多的看到“聚元号”的品牌和杨福喜的身影。

“聚元号”从皇家御用到公私合营,再到改制后的个体经营,社会的变迁和跌宕,没有影响也不会改变杨家特别是杨福喜的初心。有了他祖上和他进行的填补传统文化空白的一以贯之的平奇和淡然的实际行动,而形成的今天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才使我们在研究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礼仪祭祀、兵器工艺、民族习俗、生产生活和工艺美术及竞技体育等方面,有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完整存在的文脉过往。

“聚元号”中的杨福喜,往大了说,还在为保护和传承古老手工艺,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工作着。往小了说,为了自己心安,做好每一张出自“聚元号”的弓。订单再多,诱惑再多每道工序也不能少。这是杨福喜做人和做活的底线,他不希望在他的手中传承的手艺和制作的弓箭,在那艘历史的航船上一名不闻!留下也罢,运走也好,杨福喜都会拼尽全力的在传承中留住过往!

0 阅读:26

创新中国

简介:泛财经类新媒体平台,聚焦国家叙事语境下的创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