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原称襄樊,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
襄阳市已有2800多年历史,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市是全国铁路运输网的重要枢纽 ,境内襄阳北站是全国前三、全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特等编组站。
襄阳市是全国八大汽车城市之一,汽车产业是襄阳的第一大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车桥、发动机等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2023年1月,东风公司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配套项目在湖北省襄阳高新区开工,将支撑湖北省构建世界级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助力襄阳市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
襄阳市强化省域副中心的城市定位,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
襄阳市在过去的一年,经济跨越式发展,民生建设可圈可点,居民幸福指数高涨。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经济总量达到了5827.81亿元,跨越5800亿元台阶,比2021年增长了5.4%。
襄阳市经济总量稳居湖北省第2,把第3名的宜昌市拉出了200多亿元的差距,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巩固。
襄阳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大城市排第45名,提升了3个名次,排在第43名的江苏泰州市比襄阳市多了区区不到600亿元的差距。
随着襄阳市经济狂飙突进,压力传导到了江苏泰州市和浙江台州市。
襄阳市在过去的一年,公路建设全面铺开,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配套。
截止2022年末,襄阳市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达到了32382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达到了816公里,比2021年增长10.9%。
襄阳市汽车产业发达,在过去的一年生产出了很多汽车。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汽车产量达到了33.2万辆(含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在襄阳生产车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高达2.3万辆,增长了59.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襄阳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水涨船高,也带动了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襄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032.20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3.4%。
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达到了1873.02亿元,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也有159.18亿元。
襄阳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其自身34%左右的经济总量,这座城市的消费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襄阳市能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恐怕和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之多密不可分。
截止2022年末,襄阳市常住人口高达527.6万人,也是全国的人口大市。
随着襄阳市发展越来越给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生活配套越来越完善,每年都有很多居民从农村搬离住到了城市里面。
截止2022年末,襄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63.2%,居湖北各城市前列水平。
襄阳市是一座相当宜居和幸福的城市,这座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居也超过了湖北省平均水平。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3893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262元。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2497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648元。
同期,湖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262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709元。
按照标准的一对夫妻,三口之家来衡量,襄阳市城镇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或许可以达到8.6万元左右。
襄阳市农村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或许可以达到4.4万元左右,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襄阳市是一座民富之城,这座城市的居民存款数额也相对较高。
截止2022年末,襄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了5153.20亿元,比2021年增长了10.8%,比2022年初增加了501.5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达到了4017.69亿元,增加了595.20亿元。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给很多人印象就是欠发达,但是如果把襄阳市住户存款余额按照常住人口平均,则人均存款数额之多会出乎大家意料,改变固有的印象。
襄阳市在过去的一年支出远大于收入,在民生建设方面走实走心,用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220.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67.7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9%。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3%。
随着常住人口增多和城市化扩张,襄阳市在过去的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2021年增长了2.6%。
襄阳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座城市的房价比起省会武汉市便宜不少。
襄阳市现在的房价整体约为0.75万每平左右,和大城市相比,这里的居民应该说买房压力相对较小。
在过去的一年,襄阳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高达52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高达374.8亿元。
如果按照每套100平米计算,襄阳市在过去的一年卖出了5万多套的房子。
襄阳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襄阳古城等一批历史建筑吸引了很多人游玩。
在过去的2022年,襄阳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772.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5.95亿元。
综上,襄阳市在过去的一年,城市发展迅猛,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上涨,居民幸福指数提高了不少,这是一座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窗口城市,是一座幸福之城,希望之城。
襄阳市区位,机遇,未来目标。
襄阳市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
襄阳市区位优势明显,周围一圈是宜荆荆城市群(湖北省第三大城市群)和南阳市(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襄阳市形成了左右逢源,联动四方的发展格局,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
基于襄阳市优越的区位和目前襄阳市稳居第二的经济总量,襄阳市被赋予了湖北省域副中心的城市定位。
襄阳市要挑大梁,打头阵,当先锋,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湖北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未来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的城市竞争是主流趋势,襄阳市也在抓紧构建以襄阳都市圈为形态的全域发展新格局。
襄阳都市圈对周边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襄阳都市圈的目标是辐射带动十堰市、随州市、神农架,联动南阳市、宜荆荆都市圈、周边五大省会、直辖市都市圈。
襄阳都市圈必将助力襄阳市城市的能级显著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跨入Ⅰ型大城市行列。
区位带了了新机遇,新机遇带来了新优势,新优势带来了新目标。
襄阳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催人奋进,令这里的居民大受振奋。
襄阳市未来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成为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信在未来的湖北省乃至全国城市经济版图上,襄阳市将逐步缩小和省会武汉市的差距,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真正扛起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责任,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襄阳市面临的困局和挑战。
全球形势不明朗,保护主义上升,外部订单减少,世界产业链进入重构期,给襄阳市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襄阳市的最大实际,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襄阳市县域经济不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襄阳市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产业、产品大多数处于供应链中低端水平,高精尖产品少,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急需提升。
进入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襄阳市与沿海城市相比,在开放思维、开放力度、开放速度和深度等方面仍有不小差距。
襄阳自贸片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发挥不够,破解制约开放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尚未形成。
襄阳市中心城区首位度偏弱,中心城区核心辐射能力偏弱,中心城区的发展龙头不强。
襄阳市中心城区经济首位度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襄阳市下辖县市区数量众多,达到了9个。
#襄阳市#下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构成了襄阳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格局。
过去的2022年是各县市区赶考的一年,也是各县市区争先进位的一年。
在襄阳各县市区经济总量中,位居第一的是襄阳高新区,达到了1168亿元,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襄州区排名第二,经济总量达到了900亿元。
枣阳市经济总量达到了825亿元,排名第三。
樊城区经济总量达到了677亿元,居第四。
谷城县表现也不俗,经济总量达到了478亿元。
宜城市排名第六,经济总量达到了465亿元。
襄城区总量达到了464亿元,排名第七。
老河口市经济总量达到了422亿元。南漳县经济总量达到了318亿元。
保康县经济总量达到了181亿元,稳居第十。
东津新区最少,只有77亿元。
襄阳市中心城区经济总量达到了3286亿元左右,占襄阳全市比重为56%左右。
襄阳市的定位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就要求了襄阳市要对周边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
襄阳市中心城区首位度和武汉市相差甚远,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能力偏弱。
襄阳市急需加快中心城区发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增强中心城区的核心引领能力。
襄阳市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能力偏弱,对打造省域副中心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光从常住人口看,襄阳市是一座大城市,但如果以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来判断,襄阳市城市似乎又比较小。
在襄阳市下辖的各县市区常住人口之中,排名第一的是枣阳市,达到了88万人。
襄州区常住人口达到了76万人,排名第二。
樊城区居第三,常住人口达到了63万人。
谷城县居第四,常住人口达到了48万人。
襄城区,宜城市,南漳县,老河口市四座城市常住人口相差不大,分别达到了47万人,46万人,45万人和42万人。
襄阳高新区居第九,达到了30万人。
保康县居第十,常住人口达到了22万人。
东津新区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只有12万人。
鱼梁洲开发区最少,只有1.3万人。
襄阳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231万人左右,占襄阳全市比重的43.8%左右。
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会直接间接影响这座城市的发展格局,房地产,高等级的交通审批等。
襄阳市作为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地铁至今没有,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偏少是一大原因。
襄阳市应该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落户中心城区。
襄阳市中心城区首位度偏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撤县设区是助力。
襄阳市要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也就意味着要加快中心城区崛起。
以中心城区的加快崛起突围反过来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破局方法,各地乐此不疲。
襄阳市同安徽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相比,市辖区数量偏少,中心城区首位度偏弱,急需破局。
很多关心和支持襄阳市发展的有识之士提出行政区划的设想,那就是宜城市,南漳县设区来破局。
首先,宜城市和南漳县是襄阳市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
宜城市和南漳县人口相加近90万人左右,经济总量合计784亿元左右。
两县如果设区,则可以让襄阳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300万人,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大关。
两县的设区可以进一步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该有的经济辐射功能,也能拓宽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呼之欲出。
届时襄阳市地铁审批会更符合条件,未来打造襄阳都市圈轨道上的同城圈也更容易。
其次,宜城市和南漳县区位优越。
宜城市紧邻荆门市,南漳县紧邻宜昌市。荆门市和宜昌市是湖北省第三大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的两座核心城市。
宜城市和南漳县是襄阳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联动的桥头堡,也是产业共建的核心区域,也是以更大力度,更大广度打造一个更大的都市圈的核心发展区域。
最后,撤县设区能助力宜城市,南漳县突破城市能级限制,提升当地土地价值和城建水平,利用地级市的政策资源更好更快的发展。
小结
今天的襄阳市,置身于中部崛起的大势,加上自身省域副中心的城市定位,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未来的襄阳市,将与省会武汉市共同构成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必将成为全国城市经济版图上的一匹黑马。
襄阳市欢迎每一个有志青年到此奋斗,拼搏,定居,实现个人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祝福襄阳市的高质量发展,祝福襄阳市加快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可劲儿得意淫吧
这牛笔吹得呼呼,拿着两千块工资幸福满满[笑着哭]
黄石市是湖北老二,离武汉一百公里高铁三十分钟可到。有穿山隧道6条长江大桥4座。高铁高速公路多条,有轨电车和湖底隧道在建。中欧班列起始地之一,拥有亿吨外贸码头:棋盘洲码头。被誉为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之乡,服装新城,药酒之都。2023年城建投资达273亿。有人认为宜昌襄阳才是第二,这不对。它们就是地盘大管的县多罢了,宜昌管八个县襄阳管六个县黄石只管两个县。所谓的攒鸡毛凑掸子就是指的它们,比城区它们两个捆一块也不如黄石。黄石市如果吞并鄂州黄冈将拥有黄梅、武穴、浠水、蕲春、麻城、罗田、团风、大冶、阳新等九个县两个市将大大超过宜昌襄阳。黄石市2019年GDP增长率8.2%列湖北省第一,全国前三十。比它们强多了。有人说黄石市是资源枯竭城市你又错了,黄石二十年前就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形成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IC卡等新型产业与钢铁有色建材服装老工业共存的格局。今年一季度开工重点项目123个总投资415亿。近几年增长率一直都在8%。黄石市2021年人均工资6521元每家有两套房子一台车,物价低廉,有很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嗯,不错马上超越武汉[呲牙笑]
[鼓掌][鼓掌][鼓掌] 烂尾楼再多一点 大家会更幸福
吹牛皮,吹吧,
随州应该划归襄阳管辖,这样对随州好处更多。
襄阳依靠汽车产业很难有出头之日,吸引并且发展具有市场前瞻性的支柱产业,大力支持农副产品育新品种,形成规模,与之相关的深加工企业才可能是兴旺大道。
吹吧,一座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市区人口不足200万,逐年减少。
南漳设区后,比原襄阳县面积都要大。可以发展山区旅游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捂脸哭]又拖后腿了。被人均了,不知啥时候能赶上
应该把各县全部设区,人口就上来了
宜昌有长江三峡,襄阳有。。有啥?一到下大雨城市内涝划船回家~你还要上天揽月,下洋捉鳖~[拍手][拍手]
跟武汉的发展一个样,周围县镇十几年如一日,
宜城南漳是应该划进市区了!把保康还给十堰,把钧州(丹江)要回来。
高铁站为何要搞到东津去
尽打鬼胡说!
忽悠,接着忽悠
特么的除了工资,别的都跟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
鉴定完毕,襄阳天下第一[笑着哭]
不好意思拖后腿了,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w我是真没有,欠银行的倒是有5个,做为襄阳人真是觉得丢脸了
土生土长襄阳人,拖后腿啦[鼓掌][鼓掌]
赶紧买,成省会了要大涨
吹上天了
我只想说:说点实话干点实事儿吧!
吹
吹,一个三,四千工资吃喝都犯愁
我拖后腿了………
作为襄阳人,已经在外面打工15年了,回去工作都找不到[笑着哭]
骗补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