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人鱼》里的“郑总”,看过电影的人肯定忘不了那个顶着光头、满嘴跑火车的暴发户。谁能想到,这个在电影里喷着农药搞笑的角色,现实中的扮演者郑冀峰却干出了比电影更“惊悚”的事。最近海口警方一纸通告,直接把这位“喜剧人”送上了法治新闻头条——涉嫌猥亵儿童被刑事拘留,这可比他演过的任何角色都让人目瞪口呆。
这个郑冀峰可不是普通演员。当年靠着《美人鱼》里五分钟戏份,硬是把自己演成了“黄金配角”。戏外更厉害,顶着香港某资本公司董事长、电影出品人一堆头衔,在海南开着五家影视公司,看着像是娱乐圈的“成功人士”。谁知道光鲜亮丽的背后,藏着的竟是专门祸害孩子的黑手。警察从他手机里翻出来的聊天记录,简直让人寒毛直竖——敢情这位“郑总”把选角现场当成了自家后花园,专门盯着未成年小姑娘下手。
最让人来气的是,这档子破事居然持续了整整八年!从2017年到2025年,靠着名下那些影视公司打掩护,打着选演员的旗号坑蒙拐骗。去年年初还变本加厉,借口要拍什么《纯真年代》,把12岁小姑娘骗到休息室“指导演技”。要不是家长机警发现不对劲报了警,不知道还要祸害多少孩子。要我说,这种人就应该在监狱里好好“体验生活”,毕竟猥亵儿童最高能判15年,够他把牢底坐穿了。
现在回头看看他在《美人鱼》里的表演,真是讽刺到家了。电影里他嚷嚷着“要环保”,现实里却把孩子的清白当儿戏;银幕上他顶个光头装疯卖傻,现实里顶着“成功人士”光环干尽缺德事。难怪网友气得直骂:“这哪是喜剧演员,根本就是披着人皮的狼!”
要说这事暴露出来的问题,那真是戳破了娱乐圈的窗户纸。现在有些所谓的“导演”“制片”,挂着艺术的名头净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嘴上说着“培养新人”,背地里全是下三滥的套路。更可恨的是那些睁只眼闭只眼的投资人,明明知道选角有猫腻,为了票房分红装聋作哑。要我说,这些帮着打掩护的,跟郑冀峰就是一路货色。
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得长个心眼。现在有些家长追星追魔怔了,听说有拍戏机会就急着把孩子往前送。可得擦亮眼睛看清楚,别让孩子掉进火坑。记得前些年有个家长,听说能见导演激动得不行,结果把孩子送进剧组差点出事。要我说,什么明星梦都比不上孩子平平安安重要。
这事也给整个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行业协会天天喊着要自查自纠,结果查了八年都没发现这么大个蛀虫?看来光靠他们是指望不上了。要我说,就得学学食品安全那套,搞个“黑名单”制度,让这些劣迹艺人永远别想再露面。再就是得让投资方签保证书,谁要是投资的项目出问题,连坐罚钱,看他们还敢不敢包庇罪犯。
说到解决办法,咱们普通人也别光看热闹。现在手机这么方便,见到不对劲的就拍下来发网上。去年有个剧组在公园拍戏,场务对小姑娘动手动脚,就是被路过的大爷拍视频曝光的。所以说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坏人最怕的就是被曝光。
最后想问问那些还在动歪脑筋的人:你们真当法律是摆设?现在可不是二十年前了,网络这么发达,你做点坏事分分钟被全网扒皮。就像郑冀峰这事,要不是家长及时报警,要不是警察查得仔细,指不定还要祸害多少人。所以说啊,做人还是要走正道,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无法无天。
《美人鱼》里有句台词说得挺好:“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钱还有什么用?”套用在今天,要是娱乐圈连选个小演员都不干净,拍出来的电影再好看也是带着血味的。咱们观众花钱买票看电影,可不是为了看这些脏心烂肺的人演戏。
现在网上都在喊话,要求下架《美人鱼》。要我说,该下架的不是电影,而是像郑冀峰这样的害群之马。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转折点,让那些藏在暗处的蟑螂老鼠都见见光。毕竟咱们老百姓就想看点干干净净的影视剧,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大家觉得该怎么整治娱乐圈这些乱象?是该加重法律惩罚,还是得从行业内部改革?欢迎在评论区唠唠你的看法。顺便提醒家里有孩子的朋友,遇到所谓“选角机会”千万多留个心眼,别忘了查查公司资质、看看导演底细。记住,孩子的安全可比当童星重要一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