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视为绝望之地的黄土高原,中国执着70年,有何成效?

闽侃 2024-12-04 09:48:14

在中国的中部,有一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黄土高原。它曾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见证了无数的辉煌与变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却因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陷入了生态困境。

曾经的黄土高原,西周时期森林茂盛、草原广阔,植被覆盖率高达 53%,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沃野。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大规模开垦土地,森林被砍伐,植被覆盖率不断下降。到新中国成立时,森林覆盖率仅为 6.1%,这一数据让人心惊。甚至联合国农粮组织的专家都断言,黄土高原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变差,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这里的黄土土质疏松,易被风化和水蚀,加上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而人类的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更是让水土流失雪上加霜。黄河下游的 “地上悬河”,便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威胁着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这片土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 “坡面治理” 到 “淤地坝” 模式,再到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经七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有效途径。

上世纪 50 年代的 “坡面治理” 方案,虽出发点是好的,但却事与愿违,梯田的修建反而加剧了次生水土流失。这一阶段的尝试,为后来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70 年代末的淤地坝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拦截了泥沙,增加了耕地面积。但一场特大洪水,又让人们开始反思治理模式的稳定性。

20 世纪末的 “小流域综合治理” 模式,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小流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治理手段,形成综合防治体系。这一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还促进了农业、牧业的协调发展。

进入 21 世纪,国家启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退耕还林计划,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目前已达到 65%,黄河的泥沙量也大幅减少。

黄土高原七十年的变迁,是一部中国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史诗。从 “黄” 到 “绿”,这背后是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献。中国人民用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自然困难,让黄土高原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个绿色奇迹,不仅为中国的生态保护树立了榜样,也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让我们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点赞,共同期待黄土高原的未来更加美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