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女子因家中马桶堵塞,在网上找到一家维修公司,不料遭遇“天价”收费,疏通马桶竟花费3180元,引发社会热议。
据悉,该女子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一家维修公司,对方报价偏高,但承诺“修不好不收费”。维修人员上门后,简单查看便声称堵塞严重,需要使用“特效药水”,每瓶收费485元。女子犹豫之际,维修人员已迅速倒入5瓶药水,并告知马桶管道老化,需要更换零件,最终收费3180元。

事后,女子察觉收费过高,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调查,维修公司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一是未明码标价,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二是虚假宣传,所谓“特效药水”实为普通疏通剂,市场价仅几十元;三是诱导消费,利用消费者对维修知识的不了解,夸大问题,推销不必要的服务。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该公司立即整改,并退还消费者全部费用。此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家政维修行业乱象的关注。近年来,“维修刺客”事件频发,部分不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消费陷阱,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消费者在选择维修服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规平台或公司: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或公司,查看其资质和用户评价。
提前确认价格:要求维修人员提前告知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并签订书面协议。
保留证据:保留好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以便维权。
提高警惕: 对上门服务人员保持警惕,避免被诱导消费。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家政维修行业乱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诚信、透明的家政维修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