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勒石燕然,这是中原王朝名将的追求,都有谁达到了这个高度呢?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李靖、李绩,金朝的完颜襄,元朝的伯颜、刘国杰,明朝的朱棣、蓝玉、王弼,都是漠北奇迹的见证者。
元朝名将如云,刘国杰无疑是耀眼光芒,他亲率2万精锐汉军远征,千里奔袭叶尼塞河,俘虏数万蒙古大军,饮马瀚海,征战距离之远,超过了霍去病。
霍去病、刘国杰,都是一代名将,都喜欢长途奔袭作战,直接袭击对手大本营,起到一战定乾坤的效果。前119年,霍去病率5万精锐骑兵,与卫青分道北伐,封狼居胥,年仅22岁。
1281年,刘国杰千里奔袭,直接杀向位于叶尼塞河流域的谦州,昔里吉、脱黑帖木儿主力损失惨重。刘国杰乘胜追击,一直杀到阿尔泰山。
谦州,位于叶尼塞河流域,如今图瓦境内,过了外蒙古。从距离上看,谦州比狼居胥山、杭爱山更远,作战难度更大,刘国杰凭借过人的胆量取得胜利,值得敬佩。
1276年,伯颜大军抵达江南,沿途宋军纷纷投降,南宋大势已去。谢太后、宋恭帝带着百官走出临安,向伯颜投降,被押送到燕京。
临安陷落,南宋余部不堪一击,忽必烈让阿里海牙负责追击。伯颜主力军团,则承担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远征漠北,对决昔里吉叛军。
对忽必烈而言,昔里吉叛军的问题,比南宋更为严重,这是关系到正统问题,关系到元朝建立的合法性问题,他不能不重视。
1259年,蒙哥大汗阵亡,忽必烈、阿里不哥为了争夺蒙古汗位,进行了长达5年内战。蒙古诸侯看来,阿里不哥才是正统,忽必烈不守规矩。
西道诸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漠北诸侯支持阿里不哥,蒙哥的近卫军以及三个儿子玉龙答失、昔里吉、阿速海也支持阿里不哥。
西道诸侯,是成吉思汗直系后代,黄金家族的代表。如此,忽必烈处境很糟糕,虽说他依靠汉军世侯支持,击败了阿里不哥,但海都、笃哇又叫板元朝,与忽必烈战斗。
1268年,忽必烈全面攻打南宋,海都、笃哇旋即进攻漠北、西域。皇子那木罕、丞相安童率元军西征,对付西北诸侯,却不料自己窝里斗。
此次出兵,蒙哥儿子昔里吉、孙子撒里蛮,阿里不哥儿子玉木忽儿、明里帖木儿都在右路军。他们本就不满意忽必烈,丞相安童在粮饷问题上又区别对待,惹恼了他们。
1276年,在脱黑帖木儿运作下,大家推举昔里吉称帝,擒拿那木罕、安童,把他们分别送到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
昔里吉称帝后,便联系海都、笃哇,准备联手进攻西域、漠北。忽必烈立刻调来伯颜,让他督师远征,刘国杰的2万汉军也跟着去,并起到决定作用。
刘国杰,女真人,改“汉”姓。元朝女真名将,刘国杰、李庭最耀眼。刘国杰饮马瀚海,李庭横扫辽东,平定乃颜之乱,深得忽必烈赏识。
远征漠北,元军连战连捷,但昔里吉、脱黑帖木儿、玉木忽儿凭借骑兵优势,元军短时间内也搞不定他们。不久,伯颜回朝,脱黑帖木再次进入岭北。
1281年,伯颜回朝,别克乞迷失负责军政,但能力有限且经验不足,伯颜便留下刘国杰,让他协助主帅作战。刘国杰不负所望,他千里奔袭叶尼塞河,扭转了局势,起到定乾坤作用。
谦州,位于叶尼塞河,是叛军大本营,家属和物资都在这里。刘国杰仔细分析叛军后,得出一个结论:脱黑帖木实力最强,只要拿下他,其余不难对付。
脱黑帖木麾下骑兵众多,昔里吉能称帝,主要是他支持。脱黑帖木儿的物资、家属,全部留在谦州,而他的主力则在漠北、漠南交界处,元军正好可以袭击。
别克乞迷失,对刘国杰的建议有顾虑,他担心一旦行动失败,脱黑帖木进入漠南,到时皇帝怪罪下来,谁能担当得起。再则,孤军远征,千里奔袭,失败就等于灭亡,别克乞迷失不敢冒险。
刘国杰经验丰富,魄力过人,他明确告诉别克乞迷失:叛军并非一条心,主攻脱黑帖木儿,其他人不会救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刘国杰又列举霍去病漠北之战、班超经营西域、窦宪远征杭爱山的事迹,让别克乞迷失不要患得患失。
刘国杰能打仗,麾下汉军骑兵骁勇无敌,别克乞迷失在刘国杰劝说下,终于决定放手一搏,让刘国杰千里奔袭叶尼塞河,重现当年霍去病的辉煌。
兵贵神速,刘国杰挑选出3千精锐骑兵,冒着大雪奔袭谦州,俘获牲畜、牧民6万。脱黑帖木儿得知后院起火,立刻回援,但刘国杰早就做好准备。
刘国杰洗劫谦州大本营后,把战利品分发给参战汉军,激励他们去战斗。三千汉军,忍受着刺骨的寒风与冰雪,在峡谷两侧埋伏,等待脱黑帖木到来。
脱黑帖木儿忙于救援谦州,且大雪天气下,也没想过刘国杰会埋伏。脱黑帖木儿本以为刘国杰劫掠之后疏于防备,自己能逆袭成功,把物资夺回来,却不料中了埋伏。
脱黑帖木儿被围困在山谷,刘国杰一边箭雨射杀,一边用石块堵住出口。脱黑帖木派人向昔里吉求救,让他赶紧带兵来解围,但昔里吉不愿意。
昔里吉当皇帝,离不开脱黑帖木支持,却不满意被他控制,彼此矛盾尖锐。刘国杰,正是抓住了这点,才敢于千里奔袭叶尼塞河,并设下埋伏等待脱黑帖木儿入瓮。
刘国杰这次埋伏,脱黑帖木儿损失惨重,虽说血战一番突围而出,但战马所剩无几。脱黑帖木儿恼火昔里吉见死不救,便拥戴撒里蛮称帝。
脱黑帖木儿、撒里蛮一个阵营,玉木忽儿、明里帖木儿、昔里吉一个团队,双方相互交战。刘国杰先是看好戏,当双方精疲力尽之后,各个击破。
脱黑帖木儿战败,被玉木忽儿处死。撒里蛮放弃帝位,被解除兵权,没收草地、牧民,送到钦察汗国,途中被刘国杰救了出来。
撒里蛮投降刘国杰,告知昔里吉、玉木忽儿的军事部署,并愿意当向导。刘国杰大喜,在撒里蛮引导下,夜袭叛军大营,昔里吉、玉木忽儿战败被俘虏。
刘国杰派兵押送昔里吉、玉木忽儿,途中被东道诸王叛军袭击。玉木忽儿逃走,昔里吉走到半路又遇到刘国杰所部,被带回燕京,忽必烈把他流放到海岛。
谦州之战,刘国杰千里奔袭叶尼塞河,一举打垮昔里吉、脱黑帖木儿、玉木忽儿、明里帖木儿、撒里蛮联盟,饮马瀚海,稳定了岭北局势,不愧是一代名将。
忽必烈,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一代雄主。刘国杰跟着忽必烈,才有机会征战西域、漠北,成为元朝版的霍去病。班师回朝后,刘国杰又在湖广、西南征战,守卫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