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通知联合国,黄岩岛补全关键一步,48小时后,马科斯铤而走险

文墨史记 2024-12-05 16:36:01

在国际社会关注的目光中,黄岩岛,这片常被提及的海域再起风波,一边是中国通过国际法稳步推进主权管理,一边是菲律宾执意通过挑衅手段制造紧张气氛。

12月初,中国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并公布了相关海图。这一国际法框架内的行动不仅是主权宣示,更为后续的海域管理提供了明确依据。但仅仅48小时后,马科斯政府出动舰艇试图侵入黄岩岛海域,挑衅中方底线,却在中方迅速而坚定的反制下铩羽而归。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正式向联合国代理副秘书长交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黄岩岛领海基线的声明》和相关海图。这一声明不仅标志着中国对黄岩岛主权范围的再次明确,也是在国际法层面对主权的合法维护。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有权划定领海基线并将相关文件提交联合国备案,这是国际社会认可的通行程序。声明的递交和海图的公示,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完成,更是对外传递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也可能是对他们烦不胜烦了,一直耍小手段妄图侵占我国领土。

其实,早在11月10日,中国就根据国内相关法律和国际法划定了黄岩岛领海基线。领海基线的划定不仅仅是技术性操作,更是国家主权的体现。通过这一步,中国明确了黄岩岛周边的领海范围以及相关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管理进入了更为具体和规范的阶段,同时也为南海地区的海洋开发和治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但是,这一合规且合法的行为,却让菲律宾感到不安。菲律宾在今年早些时候自己通过了“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妄图将南海部分中国岛礁划入其所谓的“专属经济区”。这些国内立法显然缺乏国际法依据,且与2016年南海仲裁案那份争议巨大的裁决挂钩,试图以“法律战”方式强化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

擅自立了一个只有自己承认的法条,这算不算“自娱自乐”,而中国通过划定领海基线并向联合国交存声明,直接堵死了菲律宾试图通过法律游戏制造“既成事实”的道路。

而菲律宾看到中国的行动,仅仅两天后,菲律宾政府直接派出四艘船只,其中包括两艘海警船和两艘公务船,试图进入黄岩岛的12海里领海范围。根据中国海警局的消息,这些船只不仅试图侵入中国领海,还在航行过程中进行了危险的机动操作,靠近正在执行正常巡查任务的中国海警船只。这一挑衅行为很显然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制造紧张局势向国际社会施压。

但是,菲律宾显然还是低估了中国的反应速度和执法能力,在事件发生后,中国海警迅速出动多艘舰艇,包括3302舰、5303舰等,对菲律宾船只实施了严格的管控。中方执法人员通过发射水炮等手段将菲律宾船只驱离,确保其无法进入黄岩岛领海范围。菲律宾船只在行动中因为不当操作险些侧翻,不得不狼狈撤离。这一系列行动不仅表明了中方的果断,也向外界展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同时,中国的应对也并不局限于海上执法,中国人民海军也在同一时期于南海组织了实弹演习。这不仅是对菲律宾挑衅行为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任何潜在威胁的提前预防。通过海军的威慑和海警的执法相结合,中国进一步巩固了在黄岩岛及周边海域的控制力。

另外,菲律宾的冒险行为背后显然少不了外部势力的影子。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通过提供军舰、无人设备以及联合演习的方式试图强化其在南海地区的存在。这种支持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更加激进,试图利用美国的军事资源和政治影响力在南海问题上取得更多筹码。但是,美国的支持只想要一个“先锋爪牙”并没有给菲律宾带来实质性的安全保障,反而让其频频卷入复杂的地区博弈。

中方也对此早有准备,此次通过向联合国递交领海基线声明,中国不仅明确了黄岩岛的主权范围,也强化了国际社会对南海争端的法律认知。此外,通过常态化的海上巡航和海军演习,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南海的主权管理能力。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不仅有法理上的主张,还有能力将主张落到实处。

而这次围绕黄岩岛的较量,让外界看到了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也凸显了中国在处理主权争端上的策略性与坚定性。从法律层面的逐步推进,到海上执法的快速反应,再到军事力量的威慑展示,中国的每一步都严谨且有力,而菲律宾的挑衅行为则显得仓促且盲目。

4 阅读:421

文墨史记

简介:军事智库分享,提供深度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