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春雪

闾巷拾风 2023-01-19 17:01:59

料峭春寒,冷风呼啸,一夜之间似乎滴水成冰,路上行人渐稀,唯有小区门口的红灯笼衬托着春节喜庆日子的到来。雪花悄悄从空中飘下,朋友圈瞬间被圈粉,被寒冷隔离在暖室内的人们,看到零星的飘雪,瞬时把喜悦挂上眉梢,纷纷寻角度、点屏幕,迅捷地把雪儿的讯息告知熟悉的每个人,分享喜悦,更多一份对新春的期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孙儿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到了老家,老宅孤伶,此时却充满欢声笑语。一切如旧,不过因春雪的到来显得朝气勃发。

墨绿色的竹子在雪中轻轻摇曳,同顽皮的雪花逗笑着、嬉闹着,雪花挂在了竹叶之上,绿色之中缀着点点斑白。竹竿挺拔,愈加俏丽,在风雪中沙沙作响。孩童的顽劣让竹叶吃尽了苦头,燃着的鞭炮被扔进了竹丛,声响震耳欲聋,与此同时,飞雪溅射,竹损叶残,硝烟过后,一切归于寂静,稚子嬉笑之中带着一份尝试后的惊诧和新奇。

爷爷赶紧制止,唯恐炮仗不长眼,蹦起碎屑易伤着孩子,也怜惜竹子生长不易。呼唤孙儿,一柄木锨,一个小桶,让孩子准备堆雪人。孩子眼巴巴地望向天空,看雪花翻飞,飘忽不定,满心期待。

雪儿犹如小精灵,在空中俯瞰大地,左冲右突,随风嬉戏。房脊迎风处慢慢累积了不少雪花儿,掩盖住灰色的墙壁,白色点缀着、覆盖着,用一种新的色彩渲染着。风轻雪舞,着色很轻,逐渐呈亮白之色。树梢摇曳,风过哨响,偶有雪花粘连在树杈,灰色树皮间夹了一块鲜亮的白。一年值此一景,需好好端详,用心品味,才能咂摸出雪儿描画的意境和韵味。

“天风吹雪下平田。”父亲冒雪从田里薅一把菠菜下锅,菠菜也挂着雪花,绿色凝重,墨绿中透露鲜活的气息。帽子上扑簌簌洒落很多雪花儿,在帽檐处粘挂着,抖抖甩甩,跺脚呵气,粘着泥巴的雪从脚底脱落,弄得廊檐下湿漉漉的,赶紧跺脚清理,雪花被踩入泥,相拥相抱成生命一体。

千里银花妆碧野。原野早已铺满了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地拥挤着、嬉闹着,给这片寄予希望的大地以新的装束。麦田泽惠三冬暖。麦苗潜藏雪中,悄悄私语,偶尔露头,看这片白茫茫的世界,把头顶的棉被包裹得更厚实一些,期待来年能让庄户人“枕着馒头睡”。

雪是农人的希望,更是丰收的希冀。在“大雪”之际而没有雪花飘洒,无数诸如爹娘般的农把式对雪儿有点望眼欲穿,念叨着、谈论着、祈祷着。大地是农民的根,风调雨顺是衷心的祝愿,粮丰收,端稳碗,才能心不慌,才能衣食无忧。

雪下得愈大,孩童兴致越高。在院中向空中抓狂着、舞蹈着、观察着,偶尔几片雪花儿沾手掌,叽叽喳喳地喊叫着。雪花瞬时融化,伸展双手又去空中接雪花,没有冷的概念了,把孩童的欢喜都倾撒在落雪之中。童声稚嫩,院落也充满活力,雪儿好像和稚儿游戏,飘荡着、游走着,围着孩子打转,脚底的地面湿漉漉的,而周遭却白茫茫一片。

雪儿顽劣,任孩童的脚步踩着踏着,不紧不慢地下着,形成一道雪帘,挂在院落,似乎是和孩童一起逗乐。老宅的椿树和屋脊俯瞰着这一切,和善地笑了,为孩子遮挡着风,任其自由伸展。曾带孩子在室内雪场玩耍,太多人工雕琢痕迹,缺少自然乐趣,似乎让人无法自由挥洒,不似这天为幕,地为场的阔达,雪花飞舞中,人自由奔跑,雀跃呼号。

墙角一段枝条呈现醒目的黄色,轻轻拨开覆其上的雪花,残梅的花苞悄然绽放,与雪儿相映成趣,小花耐得冰冷严寒,用一抹决绝色彩来温暖这个冬日。呼唤稚儿,当鲜艳花苞映入眼帘时,他脑海中浮现的是春花烂漫、夏花多彩,绝没想到冬日还有花儿绽放,惊讶之声脱口而出,“十万个为什么”挂在了口头。

我赶紧搜肠刮肚来应付这个小家伙天马行空的问题。再抬头,相互指着笑着,原来雪落眉梢挂头顶,彼此变成了戎装素裹的雪人。赶紧蹦跳着,抖落一身雪花,口中呵气,一道白雾吹向对方,带着浮悬的雪花一起嬉笑。在漫天雪花的帷幕中,老宅也抖擞精神,舒展筋骨,似乎恢复了曾有的活力。

本文作者小石头授权新集旧事发布,小石头,文学爱好者,闲暇之余喜欢码放文字,享受写作的快乐。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