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的战场上,美军和日军的战斗多集中在塞班岛、硫磺岛等岛屿上,战场环境多变,地形复杂,树木丘陵丛生,极为影响士兵的观察和判断。在装备精良的美军面前吃了大亏的日军,不得不采取了守势。依靠坚固工事、复杂的坑道或者茂密的树木为掩护,不断的向美军喷洒弹雨,给美士兵造成了不少损失。
美军单兵的常规武器像加兰德步枪、汤姆逊冲锋枪、m1卡宾枪等因为射界的影响,效果完全不像对付日军的万岁冲锋时那么势如破竹,不过幸亏美帝还准备了一样最适合这种环境的神器~m2火焰喷射器。
M2火焰喷射器
M2 flamethrower,简称为M2-2。美军装备的单兵携带及背负式火焰喷射器,它的前身就是曾经的M1和M1A1火焰喷射器,但又和它的前辈有非常大的差异,最大的不同,主要就是体现在喷射器燃料方面。
1942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路易斯·菲塞尔,和属于他领导团队一起,研制出了一种凝固汽油。这种燃料与M1火焰喷射器中的石油混合燃料不同,凝固汽油不是油状物而是一种流动胶体,具有胶大的粘性经过实验,采用了这种燃料的M2火焰喷射器可以喷射出高达1000℃的高温火焰,最可怕的一旦是粘到人或物上,不把那点燃料烧完,就绝对不会灭。
m2火焰喷射喷出的火柱,能沿着堑壕和坑道内壁一路漫延,飞溅、粘附,反正只要在火焰喷射的范围内,逮着什么烧什么,尤其是火焰喷射器那火龙般四处肆虐的火柱,和被火焰焚烧同伴的惨状,对日军的震撼和恐惧是一般的单兵枪械所不能和之相比的。
不管是在塞班岛、硫磺岛还是冲绳群岛,日军修建的工事都极为坚固,碉堡往往有数层木材,中间加以沙土,甚至加上钢板增加防御效果。有时候区区一个碉堡,往往可以抵抗美军迫击炮和火箭筒的密集式连续打击。
而且修筑之前经过精心计算,这些碉堡大多具有极佳的射界,一挺轻机枪既可以压制美军一个班到一个排,一挺重机枪甚至可以压制美军一两个连。然而在m2火焰喷射器喷射而出的,那宛如火龙般咆哮的高温火焰面前,日军那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打造的防御体系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即使m2只有只有47 秒的焚烧时间和50米的覆盖范围。
也是伤亡率最高的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