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来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
那是1979年的事,朴槿惠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她以为那会是自己绝望的巅峰。
可她不会想到,时隔38年之后,她将会经历一次更为悲惨的打击。
2012年,朴槿惠困顿33年之后重返青瓦台,那时她的人生是复仇之后的快意,是血洗前耻的骄傲。
从第一女儿到代第一夫人再到第一女总统,一路走来都是泥泞,朴槿惠用全部的生命热忱坚守信念,将青瓦台当成了自己永远的归宿。
可这样的坚定却仅仅持续了不到4年的时间,她的好闺蜜,好朋友,用另外的背刺直接将其送进了监狱。
“那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在经历了4年多的牢狱之灾后,朴槿惠得到文在寅特赦,出狱的新书细细描写了自己那段时间的感受,而被捕时的心情则格外凄惨。
想想这句话,确实感觉悲催,一个人一生有几个33年?好不容易支撑起来的人生竟然才上台3年多便又被打回了原形。
关键是,朴槿惠太清楚自己的结局,她不可能再蛰伏30多年重新来过了,人生过半,时光过于奢侈。
在这样的情况下,朴槿惠应该经历了比丧父更让她无以复加的悲痛,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说父亲去世还有仇恨支撑她活下去,那自己的落马则只让其心灰意冷。
回看朴槿惠的大半辈子,无论做什么事,几乎都是悲剧式收场。做第一女儿的时候,她被母亲塑造成完美的女孩,低调、节俭又上进、勤奋。
朴槿惠本身也够争气,凭着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大学,而且有机会出国留学。但留学未完成,母亲突然被刺身亡,她不得不放弃未完的学业,回家帮助父亲打理事业。
这种时候,朴槿惠似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想的都是母亲的死,悲伤之情让她失去了为自己思考的余地,从第一女儿快速过渡到“代第一夫人”。
这个工作于朴槿惠来说游刃有余,原本她不是没想过父亲的未来吧?在那个年代,一个政客的未来从来不稳定。只是她万万想不到,父亲倒台之后的所有都必须由她来承担。
“代第一夫人”被赶出了青瓦台,曾经被提及且芳心有属的朴槿惠含恨回乡。那时她将母亲的死重叠于父亲之死的后面,为父出头,完成未竞的大业又占据了她的大脑。
其实在那个时候,如果朴槿惠回归普通人的生活,找个工作,找个人结婚,恐怕今天的她绝对不会是如此结局。
蛰伏33年,用了多少人脉,吃了多少闭门羹,又求过多少人,朴槿惠不说谁会知道呢?反正她终究是回到了青瓦台。
在那一刻,人们几乎以为她的苦难终于到头了,从少女时期苦到中年的朴槿惠,被世人认为是奇女子,实在太坚毅了。
可这坚毅的风光只短短3年多,竟然因为闺蜜而被重新拖下台,而且还是比蛰伏更为屈辱的阶下囚。也难怪她会在书中说感觉自己的天塌了,这分明就是真正的绝望呀。
《不是对谁都会心生思念》一经出版,竟然当天售罄,那时人们才真正了解朴槿惠的悲惨意义:
“我忍受无数屈辱,一周接受四次审判,我相信司法部门会站在真相的一边,分清是是非非,但是恰恰相反,我发现结局已定,一切过程,都是走过场。”
这样的现实又如何不让人绝望?好在朴槿惠没有将牢底坐穿,4年多时间被特赦出狱。
虽然嘴上说着不再回归政坛,但似乎一切都是呓语,一个无儿无女无丈夫的老年女人,她拥有什么呢?
除了“多年来我遭遇了无数的出卖,简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边缘岌岌可危”之外,恐怕就是她那点尚可自诩的政治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