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3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拉开帷幕,汇聚来自全球众多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博物馆管理者,带来深入的美术馆行业研讨及洞察。
当天上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正式开幕,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长期固定陈列展览,完整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以来收藏的优秀作品。展览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万余件展品中精选近500余件作品,分为“古代中国艺术”和“现代中国美术”两部分。其中“古代中国艺术”部分选取200余件藏品,以“器物”和“书画”为两大类型,包含铜镜、画像砖、俑、陶瓷、宗教造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9个子类藏品,时间跨度超2000年。“现代中国美术”部分选取馆藏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260余件,以时间为线,呈现了油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百年造型艺术的发展脉络。
“文化引擎——2025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于当天下午举办。作为文化的聚集地与展示窗口,美术馆不仅承载了艺术品的展示收藏功能,还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的活力塑造中,通过举办高水平的艺术展览和活动,源源不断地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动力。可以说,美术馆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文化对话的枢纽及未来创新的实验场。本次高峰论坛以“文化引擎”为主题,聚焦“多元策展与知识更新”“地区对话与全球协作”“科技赋能与创新策略”三大议题,广泛邀请了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奥地利林茨电子节、日本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首尔大学美术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等国内外20余家美术馆的机构负责人参与,探讨当下美术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同期举行的“2025年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汇聚全国22所高校艺术博物馆的40余位代表。本届会议围绕“高校美术馆与学科建设”“高校美术馆与社会美育”两个议题展开。与会者立足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以专业视角探讨高校艺术博物馆的建设理念、实践路径与发展策略,通过经验共享与跨区域对话,共谋高校艺术博物馆事业的创新蓝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借助学术季一系列活动,扩展自身丰富馆藏的社会化认知,通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对话,探讨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的担当与使命,为公众提供深度参与艺术对话的平台,实现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社会参与的有机融合。据悉,学术季将在4月到9月陆续推出系列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