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在网上看到一位母亲发的帖子,内容是她对于自己16岁身患‘双向情感障碍’女儿的生活记录。
从字里行间中,她所表达出来的,不仅仅是对于女儿的同情和遗憾,还有对于自己的委屈和难过。
正如她最后所说那样:“如果可以重选,我会选择不婚。短短几十年,没有必要过得那么累。”
1.她说,我是个罪人在那位母亲的笔下,她或许应该就是所有人都期待的那种母亲。因为,对于孩子,她从没期待她们成才。
她的希望,仅仅是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不需要有多大的能力,只要她是快乐的,那就已经足够了。
可现实却是,她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中,用很多她自以为无所谓的话,去反复的伤害自己的孩子。
这就导致了,早在孩子10岁左右的时候,她就表现出了抑郁的状态,每天的情绪,都十分的低落。
可能仅仅就是因为过完生日之后,母亲说的一句:‘蛋糕你也吃了,朋友你也见了,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又或者是因为一句,在取快递的时候说的;”你又不用上学,天天躺在家里玩手机,你就不知道动一动吗?“
在孩子患病之后,她才开始反思,甚至让自己变得小心翼翼。可这些都不足以去弥补孩子之前遭受的伤害。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突然觉得自己好可悲,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有这么怂,简直卑微到了尘埃里。“
2.一碗水,可以端平吗?知乎上有个话题:”普通家庭中,如何处理老大和二胎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位母亲,无法处理这话关系,她所给予的,不是询问,而是命令。
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评价父母是否爱自己的标准,往往都是简单的统一,那就是,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
哪怕父母给予了自己再好的生活条件,如果没有陪伴,缺少沟通,孩子就很容易认为,自己是不被爱的那个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曾经的一档育儿类节目中,有位明星在生育了二胎之后,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重男轻女‘问题。
对于二胎,她无尽地宠爱和纵容,因为,这是家族的希望。而对于已经有了自己情绪的大女儿,她经常选择忽视。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在反复确定自己不被爱,或者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之后,他的心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不能理解:”明明我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条件了,为什么他还会埋怨我做的不够多呢?“
不管是对于独生子女还是二胎家庭,如果一碗水端不平、不够满,那么,早晚都有倾洒的可能性。
3.丈夫,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在面对教育的问题时,人们下意识会去责问的那个人,一定是孩子的母亲。
”她为什么不能很好的陪伴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明明是自己的责任,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置身事外?“
因为,大众的苛责,往往忽略了另一位家庭的重要成员,那就是丈夫,是父亲,是这个家庭的另一半。
不管是对于家庭的付出,还是对于孩子的陪伴,所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一方,而是双方的付出。
的确,在妻子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丈夫能够做到的事情很少。可是,少,不意味着不存在。
同样的,对于育儿和家庭付出的问题上,丈夫也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将一切交给女方。
孩子的成长道路中,需要父亲的陪伴和指导;妻子的婚姻之路上,也需要丈夫的陪同和关心。
任何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双方一定是协同合作,而不是只在乎自己的辛苦,而忽略对方的付出。
4.好好选择,那是你的人生婚姻,是一种远比没有经历过的人,想象起来,还要困难百倍的事情。
因为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两个人有物质条件,更是,两个人在日后生活上的互相支持。
如果你找不到那么一个人,不结婚,比勉强结婚要有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更是对于没出生的孩子来说。
有些选择,不是非做不可。既然选择了,你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为自己负责,为对方付出,共同扛起家庭的责任。
不管对于任何一对夫妻来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以上,祝您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