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今天的高考,哪个制度更容易翻身

浮游千里 2024-09-30 17:33:31

我在很久之前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初中生相当于封建社会的秀才文化水平,高中生就有举人的水平,而大学生有了进士的水平。

说实话,这两者之间难以直接对比,但是把初中生拔高到秀才的地步,那也太夸张了一点。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稍微比较一下,一是从考试难度,二是从考上之后的待遇。

以明朝为例,明代的秀才大概长期稳定在十万人的样子,而每科大概能录取举人2000人,进士300人。而明朝大概有五千万人口,我们高看明朝一眼,就算明朝有10%的人不是文盲,也就是有500万识字的人,我们就算这五百万人都是读书人好了。

那么秀才的录取率是2%,而我们现在14亿人口的本科率大概有5%的样子;而秀才的中举率是3.95%,本科生考研究生的上岸率高达30%;至于博士怎么读,申请过的人和读过的人都心知肚明,完全不用考试,而进士的录取率,每3年就只录取300个。

也就是说,秀才的录取难度和我们现在985、211的本科录取率差不多,举人的含金量就已经吊打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就更加不用说了,而进士就不用比了,大概跟成为院士的难度差不多吧。

从待遇上来说,那就完全没法比。考上清华北大之后工作都没着落,也得不到什么政策优惠和补贴,古代考上秀才之后就可以免赋税,领取钱粮。考上举人之后就更加不用说了,直接获取了做官的资格,进士更加是一飞冲天。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科举制真不错,恨自己没有生在古代,不能参加科举。

很多人是不是觉得现在的上升通道基本已经被堵死了,读书再也难以翻身了?

其实科举制度并没有那么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个花架子,通过科举做官的人当中,有超过70%的人有着士族背景,也就是说仍然是那些官家子弟在当官。

宋朝有十万人的官员队伍,而科举每三年就只录取三百个进士,三十年下来也就只有三千个进士,剩下的九万七千官员是怎么当官的?

宋朝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直接恩荫一位家里的晚辈当官,而且可以不止一次的恩荫家里的后辈,如果你是一品大员,那么每次可以直接恩荫十个家里的晚辈。

在宋朝当官,只要不犯错,三年升一次,每一个身体还过得去的人都可以升到五品,然后开始恩荫。

也就是说,在古代想要当官,最好的办法就是投个好胎,除此之外,上升通道基本上是被水泥封死的。

那高考是什么样的呢?

考上985、211之后,你仍然不会有多大的希望当官,这一点可以趁早死心。有一条铁律从古至今都没变过,做官的机会就是通过投胎而得到的,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那些所谓通过后天努力的人,千万里挑一。

从这一点来说,科举和高考没什么不一样,就算是高考之后又考上了公务员,仍然是当一辈子科员的命,能干到正科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如果干到副处了,你赶紧回家看看,祖坟是不是着了。

虽然高考不能让人当官,但是它有一个好处——推动人读书,而且能够给人兜底——但不是保障性的兜底,它需要你在读书之后继续认真努力工作,而不是一劳永逸地摆烂。

每一个认真读书、认真工作、认真思考的人都有很大的机会过上小康生活,即使是从底层社会的贫民窟里爬出来的,那也有非常大的机会走到小康的水平,甚至还有不小的机会走到中产阶级。

假如你考了一个双非的一本,然后进入一家企业开始工作。假设你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你认真工作,积极跟身边的人打好关系,跟客户、领导都保持着一个不错的关系,你会发现你很快就能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五年左右就能走到管理的岗位上,十年之内就可以自己独立当老板。

就算你只有高中学历、初中学历,那也可以通过做销售而成为老板。

这是当代的优势,上升通道并没有在打工和经商这一块封死,封死的只有从政之路。打工和经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的核心就只有两个字:利益。

我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他99年北大毕业,进入职场这么多年,一直是不上不下的,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比他年轻的都升上去了,比他年长的早就当大领导了。

如果你在他手下干活,那就非常容易结交像他这种中层领导,因为他需要的是被充分尊重,需要得到尊严,因为他长期在比他年轻的领导手下干活,经常要看别人的脸色,时间一长,他内心一定会失衡,而这时候如果你能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并且工作能力还不错,那么你得到他重视的可能性极大。

当代社会就像是一个游戏,总有规律可循,只要你够聪明、勤快、耐心,基本上都能找到出路,不像是古代,根本没机会,即使你有商业头脑,那也无法获得社会地位,难以活得很痛快,你也不可能出国,该在底层社会待着的时候就老实待着。

所以,如果活在明朝,那就只能看你爹的职业是什么,他要是铁匠,你也只能当铁匠,他要是木匠,你也只能当木匠。

说这些不是为了歌颂现在有多好,而是说现在的社会有规律可循,要好好掌握好机会,好好总结规律,好好学习规律,利用规律让自己过得更好。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