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因此诸葛亮反对其北伐?

甲子异闻录 2024-12-28 16:48:45

在网络上,关于“子龙不可重用”的说法流传甚广,甚至被一些人当作是历史事实来传播。据说,这是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对诸葛亮说的一句话。然而,当我们翻开《三国志》等正史资料,却找不到这句话的丝毫痕迹。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临终前对赵云所说的话也并非如此,而是充满了信任和嘱托:“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那么,这个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呢?一种可能是来自某些野史剧或网友的臆想。在三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一些影视作品或网络小说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会编造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对话。另一种可能则是赵云粉丝的不满情绪所致。他们认为赵云在刘备阵营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因此便杜撰出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实际上,赵云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从早年就追随刘备,历经无数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无论是长坂坡的英勇救主,还是汉水之战的威震敌国,都充分展示了他的勇武和智谋。因此,“子龙不可重用”这一说法,显然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尽管“子龙不可重用”这一说法并无依据,但有些人仍然认为赵云在刘备阵营中并未得到真正的重用。他们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赵云的册封情况;二是刘备伐吴时的态度。

在刘备册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时,关羽、张飞、黄忠和马超分别被封为前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和左将军,而赵云只是被封为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相比之下,赵云的职位显然要低一些。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册封职位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在君主心中的地位。刘备册封四大将军时,考虑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战功、资历、威望等。而赵云虽然战功赫赫,但在资历和威望上可能稍逊于其他四人。因此,仅凭册封职位来判断赵云是否被重用,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至于刘备伐吴时的态度,更是被人当作赵云未被重用的证据。当时,刘备因关羽之死而怒发冲冠,决定兴兵伐吴。赵云作为儒将,深知此时伐吴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多次劝谏刘备。然而,刘备却意气用事,执意要伐吴,并刻意疏远赵云。有些人认为,这是刘备对赵云不信任或不重用的表现。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刘备之所以疏远赵云,并不是因为他不信任或不重用赵云,而是因为他此时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劝谏。而赵云作为忠臣,敢于直言进谏,正是他忠诚和勇敢的表现。

那么,刘备临终前对赵云究竟有何嘱托呢?根据《三国志》等正史资料的记载,刘备临终前对赵云说的话是:“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句话充满了对赵云的信任和嘱托。刘备希望赵云能够像看待自己一样看待他的儿子刘禅,守护好皇宫和御林军。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赵云是非常信任的。他将自己的儿子和皇宫的安全交给了赵云,这足以说明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之特殊。而且,守护皇宫和御林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需要极高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刘备选择赵云来担任这一职责,正是对他忠诚和能力的肯定。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刘备的其他行为中看出他对赵云的重视。在刘备处于流浪状态时,他一直将妻儿家室托付给赵云守护。在公元214年安定成都之前,刘备的妻儿家室一直都是由赵云来守护的。这足以说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程度之深。

那么,诸葛亮又是如何对待赵云的呢?在诸葛亮北伐誓师前,他并不想让赵云上前线。有些人认为,这是诸葛亮对赵云不信任或不重用的表现。然而,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当时,赵云已经年迈,但仍然壮志凌云,想要为蜀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主动请缨,豪言壮语:“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最终,诸葛亮同意了赵云的请求,让他担任先锋,这表明赵云实际上是被重用的。

实际上,诸葛亮对赵云一直是非常尊重和重用的。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赵云作为老将,也继续为蜀汉事业贡献力量。他多次参与诸葛亮的北伐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诸葛亮对赵云的才华和忠诚都非常欣赏,两人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认为赵云没有被重用呢?这可能与刘备所处历史时期的特殊局限性以及其私心考虑等因素有关。在三国时期,君主对臣下的册封和任用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而且,君主也有自己的私心和考虑,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而刻意疏远或不用某些臣下。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这些臣下就没有被重用或信任。

实际上,赵云是否被重用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我们从职位和册封的角度来看,赵云可能确实没有像关羽、张飞等人那样得到极高的职位和册封。然而,如果我们从信任和责任的角度来看,赵云却是刘备最信任的大将之一。他多次担任守护皇宫和御林军的重任,为蜀汉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一个事实:赵云在蜀汉政权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与关羽、张飞等人一样,都是蜀汉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他们共同为蜀汉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赵云是否被重用归结为一个单一的问题,而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评价。

1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