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朋友?老祖宗的教诲:朋友者,有共振的心弦也

愚鲁说文化 2024-04-29 06:21:40

当然,这还没完。什么又是“以友辅仁”呢?……其中,或有一二者能继续进化为“战友同志”……切实影响我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也是朋友之伦所能真正带给你我的“大欢喜”、“大自由”——它的外延,无限广阔,人生的无限广阔并探索宇宙、改造世界的无穷动力,常常承载于“朋友”两个字上。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朋友”?该怎样交朋友?这种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今也裹上了沉甸甸的狐疑、争议。——何至于此?可能存乎些“经济”对“生活”的入侵太甚;可能是城市的极速扩张,忽而把人们冲进了陌生人的无际潮涌之中;也可能来自单纯的年轻人对社交、社会化的迷惘……不过,话说回来,朋友之伦,由来太久,无时不在社会变迁之中,似也不必把它想的过于繁难——无从下手一般。对此,老祖宗的教诲很多,凡留得下来的,基本上都穿透了这一问题的实质。

——可看两段《论语》。一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第十二》)。

以今视之,这里的“文”自不必再局限于什么礼乐制度、文采文献、法政纲纪云云,只就是共同的、健康的志趣也,即人们无非通过各种各样触及心理的纽带而走到了一起——朋友者,有共振的心弦也。所以,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朋友?起初,不过就是能玩到一起去的人——没那么复杂,就是有共同语言;再而,玩着玩着,渐而能把一部分的心意交织在一起——也没那么复杂,就是能安慰到彼此。由“共同语言”进化为了“相对无言也无妨”。当然,这也包含了对“该怎样交朋友”一问的回答。

——凭一己的志趣去交;待走完这一步,凭心理的需要去交,是以有“好朋友”。

当然,这还没完。什么又是“以友辅仁”呢?既已收获了“普通朋友”乃至于“知交良朋”,其中,或有一二者能继续进化为“战友同志”——能够涵养我们的仁德,提升我们的境界,切实影响我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也是朋友之伦所能真正带给你我的“大欢喜”、“大自由”——它的外延,无限广阔,人生的无限广阔并探索宇宙、改造世界的无穷动力,常常承载于“朋友”两个字上。至此,真诚地对那些泄了气的师友啰嗦一句:莫对友情死心,只需对辜负了友情的个人死心即可。

要之,这第一段《论语》谈的正是“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朋友”,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交朋友——此即交朋友的“战略”也。来到第二段,何为交友的“战术”?子贡问朋友之道,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同上)

——保持合适的距离,别没完没了地向朋友们兜售自己的那一套——别自取其辱。

此一战术,至少有三层考量:1、朋友之伦,系独立个体的自由结合,没有血缘或上下级的强制性,不宜太过侵入别人的独立存在。2、换个视角,也不必为了凑合别人的情绪而太过委屈自己。凡后果,总是双向而多端的,所谓“不可则止”——也别太辜负了自己的感受。3、更深一层,做人要有底线。朋友固有相劝之义,但人是会变的,且人类总是特别善于伪装自己;若劝人劝到了“忠”、“信”的底线而那个人仍就是不以为然,执意突破善道,则完全可以为了底线而抛弃这种人。

——还是那话,今人不必太为难于交友。世殊事异,其战略战术却皆非无迹可寻。

【主要参考文献】《论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李泽厚《论语今读》等。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4月28日星期日

​​

0 阅读:12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