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附加赛12进8系列赛正在激战中,广东男篮与上海队的对决无疑成为本轮附加赛的焦点战。这场比赛不仅关乎两支豪强的晋级命运,更折射出CBA联赛未来的发展是以外援为主还是交还给本土球星。常规赛中,上海队曾双杀广东队的战绩,与季后赛首战广东队展现出的统治力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反差恰恰揭示了外援为本土核心打辅助的重要性。
上海男篮本赛季的表现可谓"成也外援,败也外援"。对阵广东的比赛中,上海队暴露出过度依赖外援洛夫顿的致命短板。这位得分能力出众的内线大杀器,在常规赛阶段确实为上海队立下汗马功劳,但当比赛进入刺刀见红的季后赛,对手针对性防守强度陡增时,单一依赖外援的战术立刻显出疲态。决战时刻,上海队的进攻往往陷入停滞,本土球员在关键时刻缺乏接管比赛的信心和能力,导致执行力大幅下滑。这种现象并非上海队独有,而是CBA多年来各支球队依赖外援形成的问题。
反观广东男篮,本赛季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战术转型。以胡明轩和徐杰为核心的本土后场组合日渐成熟,两位国字号后卫不仅能够稳定输出得分和助攻,更重要的是在比赛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大心脏特质。广东队的战术体系构建呈现出鲜明的"本土核心+外援辅助"特征,特雷-伯克等外援在杜锋的调教下,甘当绿叶,专注于防守、串联和支持年轻球员成长。伯克在赛后采访中对队长胡明轩的称赞,是广东队更衣室文化的真实写照。这种战术安排使得广东队在季后赛高强度对抗中,能够保持更加多元的进攻选择和更强的战术执行力。
广东男篮签约特雷-伯克的决策,体现了管理层的前瞻眼光。伯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级得分手,而是能够替补徐杰且让位给胡明轩的第三后卫。伯克的价值不在于每场砍下30+的得分,而在于如何让胡明轩、徐杰等年轻球员打得更舒服。毕竟,广东队一直以培养本土人才著称,从早期的易建联、朱芳雨,到如今的胡明轩、徐杰,这支冠军底蕴最深厚的球队始终保持着本土球员与外援的黄金比例。伯克的角色定位——支持年轻球员成长并提升团队纪律性,恰恰符合杜锋的战术理念。当其他球队还在为外援的得分数据沾沾自喜时,广东已经悄然完成了从"外援依赖"到"本土崛起"的战略转型。
当然,广东与上海的这一组对决,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两种发展路径的碰撞。上海队的困境提醒各支球队,当一支球队的外援成为了核心之后,本土球员的发展必然会降低速度。过去的几个赛季,卫冕冠军辽宁队也曾经打造出了以赵继伟、张镇麟、韩德君为核心的冠军班底。而特雷-伯克这种能够为本土球员提供成长价值的外援,或许才算是CBA联赛第一小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