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他们的对话后,我意识到麦琳和李行亮其实是相似的人(这不是负面评价)。他们之间缺乏真正的相互理解。麦琳似乎因为过去的伤害而有一种自我防御的心态,对别人的好意和李行亮表达的爱意持怀疑态度。她似乎被某些东西束缚,总是通过施压和不断付出来表达自己的爱和痛苦。她爱他,但在他痛苦时,她也会趁机进一步要求。如果她能相信他,理解他那看似冷漠外表下的真实情感,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李行亮给人的感觉是无所谓,但他的无所谓带有消极色彩,他接受别人的好意和厌恶,却很难感知到他人的情感需求,就像安安所说,他像个机器人。我认为不仅麦琳需要更直接地表达自己,她也需要更多地参与社会交往,而李行亮也需要,比如交一些直率的朋友。麦琳能够表达自己,但她在表达时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情感需求。
我觉得他们虽然在物理上很亲近,但在心理上却很疏远。麦琳似乎总是在说,但她从不说出她最渴望的情感需求,某种程度上,她也在压抑自己的需求(我总感觉她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出口,担心别人的看法,不认为这是一种应该表达的情感,也有一种防御心态)。李行亮也不会表达,看起来他似乎没有什么需求。
因此,他们应该在物理上更接近一些,在情感上放松一些。李行亮需要有些“叛逆”,不要总是听从“妈妈”的话,不要把情感完全寄托在麦琳身上,要认真对待她的需求,而不是只关注情绪。麦琳也应该在情感上放松,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不是什么矫情的事,真正的问题是她的固执。她应该听听他的意见,即使他没什么意见(可以要求他说500字,开玩笑说100字也行)。
他们似乎是传统的夫妻关系,麦琳好像被困在必须不断做事的牢笼里,不做又能如何?做自己的事,不做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又能如何?李行亮好像就是那种一直忍耐的类型,不跟着做又能如何?
他们没有像杨子家那样有一个真正有主导意见的人,他们更应该相互理解和支持。麦琳的确有一种强烈的母性,而李行亮也确实表现得像个儿子。他的行为和情绪为何如此受麦琳的影响?她是她,他是他,最后出现的问题,其实是麦琳的影响,而麦琳自己压力也很大。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和而不同,不必强求一致。
最近读的《蛇结》中有句话:“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的婚姻是如何的不般配”好的爱情两人应该是地位平等,相互促进。
总之,两人都应该摆脱一些角色定位。麦琳应该摆脱过度的母性,不要再自我感动,要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李行亮不应该再盲目跟随“妈妈”的脚步,这不是牺牲,也是自我感动,他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想法。总之,我觉得他们都应该摆脱一些角色定位。试着换位思考,他希望她成为一个伴侣,而她做的却像一个母亲。她希望他成为一个伴侣,而他做的却像一个儿子。(她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