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宴请陈嘉庚,菜刚上就满脸歉意:我薪水有限,实在买不起肉

史典籍说 2025-01-11 16:57:53

1940年3月份,南洋那边的华侨头面人物陈嘉庚,慷慨解囊,捐了一千多万的款项来支持国内的抗日战争。他还带着一群华侨回国,组成了个慰问考察团。国民政府的人都管他叫“钱袋子”。他一到重庆,蒋介石就给了他特别高的接待规格。

不过,那些隆重的欢迎仪式,还有各式各样的聚餐,让陈嘉庚先生越琢磨越觉得心里别扭,到最后,他简直是火冒三丈,感到非常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陈嘉庚原本打算就此罢休。不过,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延安的邀请函,这让他改变了主意。他一直担心“没人能拯救国家和人民”,但这次经历让他更加确定,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拯救国家和人民。

聊聊陈嘉庚先生在延安的经历,这趟旅行到底给他带来了啥影响?还有,他对蒋介石的国民党有啥样的看法?接下来,咱们就来讲讲陈嘉庚的事儿。

【在国民党的见闻】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那时候,陈嘉庚正在南洋忙着做生意。他觉得这个政府是孙中山先生一手建立起来的,而且已经得到了好几个大国的认可,肯定就是真正的中央政府了。他觉得大家都应该很高兴地接受这个政府,所以他就决定,他们办的《南洋商报》要把“支持南京政府”当成最重要的任务。他还跟其他人一起,给在德国的汪精卫写了封信,劝他别跟南京政府对着干。就这样,陈嘉庚成了南京政府的支持者,也是蒋介石的政治粉丝了。

1936年6月份,两广那边闹起了大动静,跟南京政府对着干。陈嘉庚看到老外一步步逼紧,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连着给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打了好几个电话,苦口婆心地劝他们,说咱们得团结起来支持中央政府,可别自个儿跟自个儿斗了。

那年秋季,南京那边让陈嘉庚去找南洋的华侨,说是给蒋介石过五十岁生日,希望能买辆汽车当礼物。陈嘉庚原本的想法挺简单的,觉得要是大家能凑个十万块,买架飞机都算是大喜事了。

不过,陈嘉庚因为心里装着祖国,就在海外华人里头大力号召大家“拿钱给蒋介石买飞机”,他甚至还慷慨解囊,捐了一百三十万大洋,这些钱足够买下十多架飞机了。蒋介石收到这份特别的“贺礼”,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满脸都洋溢着笑意。

抗战一打响,陈嘉庚牵头的“南洋华侨救灾会”就忙开了,他们捐的钱加起来有两三亿之多。

另外,他主动牵头搞起了“救国债券”的募捐活动,还在重庆帮宋美龄主持的一些活动,比如某某大会、某某晚会等,使劲张罗大家捐款。

蒋介石特别在意陈嘉庚回国探访这件事。在重庆,他特地批了八万块钱来款待,还摆了各式各样的酒席,就是想让这位“金主”陈嘉庚高兴。

没想到,陈嘉庚对这种铺张奢侈的玩乐方式非常反感。他觉得,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苦哈哈地抗战,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让各地都跟着比阔气。所以,他特意在重庆的报纸杂志上发了公告,说那些慰问活动的钱都是他们自己掏的,不会动用政府和老百姓的一分钱,希望政府和市民们能理解他的做法。

陈嘉庚一到重庆,首先就去探望了蒋介石的夫人,给“抗战的带头人”和那些为国打仗的军人们表示了真心的难过和怀念。蒋介石见了陈嘉庚很高兴,态度也很谦逊,他全神贯注地听着对方说话。陈嘉庚说,南侨总会准备了一份“永远记住”的纪念品,很快就要送过来。蒋介石一听,连忙摆手说:“哎,你就别破费了,你亲自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蒋介石请陈嘉庚吃饭,认真地问他觉得重庆怎么样。陈嘉庚说:“我压根儿不懂政治,而且重庆的工厂我也没去过,所以不好说太多。不过啊,城里的黄包车、那些车子都挺脏的,跟马来那边比起来差远了。”

蒋介石迅速掏出一个笔记本,记下了这个提议,接着下令让整个城市的公交系统都进行大扫除,把各种脏污都清除干净。

蒋介石了解到陈嘉庚平时生活很朴素,所以就准备了几个简单的小菜和面包来招待他。他还马上下了两个规定:一个是不让公务员再随便请客吃饭;另一个是要对那些茶馆或者餐馆的老板,如果他们不守规矩,就进行处罚。

陈嘉庚在重庆的那段时光,国民党政府那边真是把他照顾得周到极了,感激得他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每次你点进一个免费广告,就是在给小编莫大的帮忙。

下面有个5秒钟的小视频,看完就能直接免费看全文啦。

但是,陈嘉庚并没有让这些表面的东西给带偏,也没被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给糊弄了。他瞧出了那些漂亮话背后的奢靡和堕落:有权有钱的人,花钱如流水,一点不心疼。当官的贪污腐败,连外币都敢偷,就连孔祥熙这样的高官,都建了个超级豪华的嘉陵大酒店,监察院却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另外,大街上的男士还穿着长衫配马褂,清朝时的衣裳还没退出历史舞台;女士们红唇艳丽,身着旗袍脚踏高跟;餐馆饭店里,满满当当都是人;车子多得跟流水似的,油费都不带算的;路灯从早到晚亮着,管理的人明显力不从心;报纸杂志篇幅短小,审查控制得特别紧。陈嘉庚觉得,光看表面,这个国家在战争中显得空荡荡的,啥都不让他顺心,跟他自己在战争中碰上的难处,实在不匹配。

陈嘉庚老先生被这些事气得不行,心里头那个火大,还带着深深的失望。那时候他直截了当地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里那些大人物,一个个都贪钱犯法,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他们怎么能当中国的救星呢?要是再这样下去,咱们国家可就真没救了。”

蒋介石得知陈嘉庚打算前往延安,他有啥反应呢?

【到延安去】

陈嘉庚心里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国民党跟共产党之间的那点事儿,矛盾越闹越大,摩擦也越来越多。这事儿可大了去了,关乎咱们国家的统一啊。老百姓们谁也不想再看到内战了。陈嘉庚琢磨着,得自个儿跑一趟延安,亲眼瞧瞧毛泽东和共产党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有一次,陈嘉庚参加了中共在重庆设的欢迎会,喝茶聊天时他说了心里话,他盼着国共两边都能为了国家好,别老想着打内战,得一起使劲抗日,别让海外的华侨们伤心难过。

茶话会上,陈嘉庚提议叶剑英去延安见见毛泽东。没多久,毛泽东就从延安发来了一份正式的电报,邀请陈嘉庚去延安做客。

蒋介石一听说陈嘉庚要去延安,心里头猛地一惊,赶紧想办法,生怕他站到中国共产党那边去。

月初那会儿,蒋介石老婆邀请了陈嘉庚到成都一块儿吃午饭。吃完饭,蒋介石就试着问陈嘉庚,要是他来了成都,会不会出去走走。陈嘉庚就说他打算去兰州和西安看看。蒋介石接着又问,那有没有车能去延安,他也想去那儿瞅瞅。一听到“延安”这俩字,蒋介石立马就逮着机会,开始使劲批评共产党,说他们没点儿国家观念,也不讲信用。

他讲,你能去,但别让他给耍了。

陈嘉庚心里挺不爽,他觉得蒋介石简直是在把他当小孩子糊弄。

陈嘉庚在成都逗留了几日,感觉自蒋介石做了四川省主席后,政治局势挺吓人的。根据了解的情况,从民国时候开始到现在,这里年年都在收钱收粮,真是让人大吃一惊。这个月初,陈嘉庚他们一行人去了西安,结束了在兰州等地的慰问活动。

老蒋为了盯住老头子,直接派来了寿家骏这个科长,说是“保护”他,其实就是想让寿家骏给老头子递消息。这样一来,老头子在延安的名声可就坏透了。

陈老按照老蒋的命令,冒着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在解放军的护送之下,5月31号那天成功到了延安。

陈大爷头一回踏进延安地界,当时那场面直接把他看愣了。那天,延安用“鞭炮齐鸣、锣鼓震响”的方式来欢迎他。可他对这阵仗,心里头并不太乐意。

一到延安,陈老先生立马就开始四处逛,没顾上歇脚。咱这儿的原则就是,既不藏着掖着,也不躲躲闪闪,您爱咋看咋看,想啥时候走就啥时候走。像陈老先生这种经商多年、老谋深算的人,对人对事的看法,根本不用旁人多嘴。所以,他就站在一旁默默观察。他的观察结论是:

他急着想马上见到毛泽东。他很想直接问问,在这种苦日子里,到底有啥本事能让一个只拿几十块工资的小兵,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去闯生死关;他还想当面搞清楚,究竟用了啥招儿,能让这块荒地长出粮食来?

第二天一大早,大概四点多钟,毛泽东就派了辆军车来接他们。车子一路往山下开,陈先生脑子里一直在琢磨,毛泽东会住在啥样的地方。直到车在一个看上去挺老旧的山洞口停下,陈先生这才从想象中回过神来。

毛泽东早就在窑洞口候着了,一瞅见是陈老先生来了,立马迎了上去,跟他握了握手,接着就把他们领进了窑洞。

过了好些年,老爷子想起了以前那会儿的事儿。

他住的地方和办公的地方都在同一个山洞里,大小和我家差不多。屋子里摆了十多把椅子,大的小的都有,书桌比学生用的桌子要大点儿,是那种老式的农家样式,做得挺简单的。

那天晚上,毛主席邀请陈嘉庚先生共进晚餐。陈嘉庚一听这消息,心里就犯嘀咕,琢磨着:不是说你们条件挺艰苦的吗?难道说,我今儿个瞧见的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在弄虚作假?要是真这样,那我这一趟不就白忙活了吗?

陈家庚先生心里犯嘀咕,但还是去了毛主席给安排的那个“饭局”。说是晚饭,其实就是毛主席住的大院门口摆了张桌子,桌上放了些酒菜。那张桌子挺旧的,毛主席就让人找了些旧报纸垫在上面,想让它看起来场面大一些。

陈嘉庚老先生在自个儿的回忆录里头,把这事儿讲得活灵活现的。

酒宴就设了一桌,放在屋子外边。我找了一张老旧的桌子来用,先铺了四层布,最后又搭上了一块。结果风一吹,最上面的那块布就给吹落到地上了。

从这些叙述里头,咱们能瞧出来,说的那个“宴会”,其实跟咱们乡下吃的那些家常菜,差别真没多大,跟陈嘉庚先生在重庆办的那场晚宴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这次“聚会”上的吃的,那可真是简陋得不行。

那时候的延安,蔬菜稀缺得很,桌子上摆的也就那么两样:一盘绿油油的青菜,再来一盘还是青菜,外加一碗香喷喷的鸡汤,配上一大碗实实在在的白米饭。

饭菜都摆上桌后,毛主席这才有点不好意思地望着陈嘉庚,说:

我收入不高,买不起鸡肉吃。老板娘知道我要请客后,直接把她家那只还在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让我也跟着享了福。

跟以前重庆那些丰盛的美食相比,这顿饭可真是差远了,感觉特别“简陋”。但就算是这样“简陋”的一顿饭,陈嘉庚先生却吃得非常开心,大口大口地享受着。

陈嘉庚在延安的那几日,具体是怎么度过的呢?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谁打交道呢?

在延安待的那七天八夜里,陈嘉庚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朱德。

他们一块儿到了延安的抗大、女子学校和衣服制作的地方。陈嘉庚发现,虽然住的地方、吃的喝的都不怎么样,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像有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

朱德同样是个非常亲切的人,就像毛主席一样。

抗大的学员们,一瞅见朱老板的身影,立马撒腿跑到一边,招呼他一块儿去踢球。到了工厂里头,朱德也是热情地跟每个人打招呼问好。

那会儿,朱老总刚从华北战场返回,就抓紧机会跟陈嘉庚讲了讲前线的真实状况,还有部队打仗时碰到的各种难题。

朱老总跟陈嘉庚讲,虽说八路军也是国民革命军里打仗的队伍,可国民党那边的军队,对我们可没啥好脸色看。

比如说,钱不够花,武器装备不够用,粮食不够吃,药品也缺得厉害。

在前线打仗的战士们,一边得跟日本人拼命,一边还得忙着种地,这可跟陈嘉庚从蒋介石那儿了解到的共产党情况差远了。

陈嘉庚去到延安那会儿,见了很多南洋来的华侨,还有集美大学的老同学们,问问他们最近都咋样了。

陈嘉庚听完这番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原来八路军的真实状况,比朱德讲的还要厉害得多。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六月七号,陈嘉庚要从延安动身回家了。

毛主席、朱德还有好几位别国的头头儿,给陈嘉庚办了个送别会。

陈嘉庚站在讲台上,心潮澎湃地讲道:“咱们实实在在地瞧见了,中国共产党那一边,为了国共合作、抗战到底,真是铁了心,诚意满满。延安的老百姓呢,在党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真正懂得了啥叫吃苦耐劳,这股子劲儿还造就了一个特别棒的社会风气。这下子,我心里算是有了底,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回来的路上,陈嘉庚笑容满面,跟旁边的人说:「咱们中国这回有希望了,胜利是稳稳的了!」

1949年1月20号那天,毛泽东给陈嘉庚发了封电报,邀请他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一起来商量国家大事。

电报里这样说:“陈嘉庚先生,咱们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现在,咱们得赶紧筹备个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把国内的老百姓和海外华侨的力量都拧成一股绳,一块儿实现咱们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这事儿挺急,得赶紧把各民主党派和社会上的各路领军人物都聚一块儿商量商量。先生在南洋华侨里头威望高,深得人心,所以我们特别邀请您来北方,参加这个大会。麻烦您回个电报,告诉我们您能不能来。”

陈嘉庚收到电报那一刻,心里头那个高兴啊,马上就给人回了信,说:“咱们干的大事儿眼看就要成了,等这阵子忙完,我立马打道回府,跟大家伙儿一起好好庆祝庆祝。”

6月4号那天,陈嘉庚到了北平。过了三天,周恩来副主席特意跑到西山去,和毛泽东主席碰了头。

见面会上,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也在场。从延安分别到现在,已经过了9年,再次见到老朋友,心里特别暖和。那会儿,国民党已经垮台,全国眼看就要解放了。可能是因为形势的发展印证了他之前在延安的判断,陈嘉庚显得格外高兴。

打过招呼,聊了聊日常生活后,陈嘉庚率先向解放军表示祝贺,说他们成功渡江,南京和上海也都解放了。他还提到,自己在往北方走的时候,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的是没法用话来形容。

接着,他向毛泽东详细讲述了南洋华侨的现状,心里还惦记着福建啥时候能迎来解放,还向中央政府提议,希望能派些有能力的文人去管理福建。对于张鼎丞和叶飞所做的决定,毛泽东给出了答复,这让陈嘉庚感到非常满意。

六月十五号那天,陈嘉庚先生,他身后站着一千万侨民,在中国新政协的预备会上,后来又在九月份的第一届政协大会上,都被大家选为了常委。他还进了中央人民政府,成了华侨委员会的一员。

陈嘉庚讲过:“毛主席啊,论文化、论武艺、论智慧、论行动,在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真的是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的。”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