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被逐,美欧裂痕加剧?谁才是这场国际博弈中的真正赢家?

烟雨濛濛情更浓 2025-03-05 15:52:03

最近国际局势可真是热闹,前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才在白宫吃了瘪,后脚美欧之间的嫌隙就被媒体扒了个底朝天。这其中,中国又被某些西方媒体拉出来“鞭尸”,说中国是“最大受益者”。这究竟是事实,还是某些西方媒体的臆想?且听我慢慢道来。

泽连斯基这次访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想寻求更多的支持。毕竟,乌克兰的战局胶着,而美国的援助却开始摇摆不定。结果呢?特朗普直接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摆明了说美国已经付出够多了,乌克兰的问题应该欧洲自己扛。这可让泽连斯基颜面扫地,也让美欧之间本就存在的裂痕,暴露得更加彻底。

美欧关系,真的是铁板一块吗? 要我说,早就不是了。

《美国之音》这类的媒体,一向喜欢把什么事情都往中国身上扯。这次也不例外,说美欧关系破裂,中国就能从中“渔利”,提高自己的国际话语权。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好像不管发生什么事,中国都能躺枪。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美欧之间的分歧,难道真的是因为中国?别逗了。

1. 军费开支的长期矛盾: 特朗普上台后,就一直嚷嚷着让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别老是指望美国罩着。他那“美国优先”的调调,说白了就是要维护美国自身的利益。这和欧洲“共同防御”的理念,那是格格不入。

2. 预算问题带来的分歧: 美国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财政赤字、债务危机,让很多美国人觉得,再往乌克兰砸钱,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欧洲呢?虽然嘴上说着支持乌克兰,但真金白银掏起来,可没美国那么阔绰。这预算分配上的差异,也让美欧关系日渐紧张。

《美国之音》是什么货色?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媒体,从冷战时期就是美国的“宣传工具”,专门用来黑苏联、捧美国。现在呢?苏联没了,目标就变成了中国。各种歪曲事实、制造谣言,就是为了抹黑中国形象。

《美国之音》的反华操作,简直丧心病狂。

就拿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说吧,这媒体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从运动员表现到开幕式细节,没有一处不被他们拿来大做文章。各种片面、夸大的说法,让人看了直呼“离谱”。这哪里是新闻报道,分明就是政治宣传。

再说说马斯克,这位科技大佬早就看不惯《美国之音》了,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开喷,说这媒体浪费纳税人的钱,还没人看。马斯克还建议美国政府关掉《美国之音》,说它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话虽然有点狠,但不得不说,它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中国,真的是这场“美欧裂痕”中的受益者吗?

我不这么认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着中立、客观的立场,呼吁和平解决争端。这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

中国并没有主动挑起美欧的矛盾,更没有从中“渔利”。美欧之间的裂痕,是他们自身长期积累的问题导致的。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那是典型的“甩锅”行为。

真正推动美欧疏远的原因,要更深层次地挖掘:

* 战略利益的差异: 美国和欧洲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战略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例如,在对华政策、中东问题、气候变化等方面,双方都存在分歧。

* 经济竞争的加剧: 美国和欧洲都是重要的经济体,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更是加剧了美欧之间的矛盾。

* 文化价值观的冲突: 美国和欧洲在文化价值观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社会福利、移民政策、宗教信仰等方面,双方的看法并不一致。

所以说,美欧关系出现裂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责任推给中国,既不客观,也不负责任。

那么,谁才是这场国际博弈中的真正赢家?

我认为,没有绝对的赢家。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占据优势。

但可以肯定的是,致力于和平、合作、共赢的国家,才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尊重和支持。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才是中国赢得国际声誉的关键所在。

与其说中国是“受益者”,不如说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扮演着建设性的角色,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某些西方媒体,还是省省心吧。别老是想着抹黑中国,多关注一下自己国内的问题。毕竟,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才是正道。

0 阅读:11

烟雨濛濛情更浓

简介: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