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请媒人去初恋家提亲,礼物被她母亲丢出门,28年后连呼侥幸

春归时刻 2024-06-02 08:18:36

96年的春天,万物复苏,村旁的樱花也竞相开放,少年李明却陷入了深深的思忖。他靠在老槐树下,目光穿过教室的窗户,偷偷地瞥向书桌旁一头乌黑秀发的王晓晓。那是他心底无法泯灭的温柔——初恋。尽管彼此仅是点点头的校园邻居,李明的心却早已暗许。

毕业的钟声渐渐临近,少年的心也跳动得愈加强烈。为了让心中的暗恋开出结果,李明决定提亲。他精心挑选了一副字画,那是他亲手作的山水,寄托着他对晓晓清新脱俗情愫的喻意。邀请了熟悉的媒人,老陈头,他是村里出了名的和事佬,几乎村里的媩媾大事都少不了他。

提亲的日子定在了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李明携带字画和礼金,同老陈头一同前往晓晓家。他的心情异常忐忑,就连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也感到不真实。老陈头则不停地安慰他:“李明,你这小伙子人好,心地也善,晓晓若是能嫁给你,那是她的福气。”但仍然难以平复李明内心的波动。

抵达晓晓家门前,李明深呼吸,试图让自己看上去平静些。老陈头轻咳了两声,正欲敲门,门却突然开了,出现在眼前的,是晓晓的母亲——王阿姨。王阿姨满脸疑惑,毕竟在她的印象中,李明不过是个书呆子,并非理想的女婿人选。“小李,有啥事?”王阿姨既意外又直接地问。

尴尬的空气在三人间流转,老陈头笑呵呵地开口:“王阿姨,李明这孩子,心地善良,手艺也好,今日特意来提亲的……”还未等他话语落尽,王阿姨的脸色已经微变。李明赶紧上前,双手递上了那副自画的山水字画:“阿姨,请您收下,这是我对晓晓的一片心意。”

王阿姨接过字画,眉头紧皱。“画是好画,可咱们晓晓还小,你们这些孩子,啧啧,真是……”话虽如此,李明依然不放弃,认真地望着王阿姨:“阿姨,我会努力的,务农也好,经商也罢,我都不会让晓晓受一点委屈。”

王阿姨看着眼前这个誓言满满的少年,心中不免软了几分,却仍旧将字画递了回去。在那个年代,婚姻是大事,门当户对也是社会常态,她不愿意就此草率许诺。深知这件事关乎女儿一生的幸福,王阿姨内心十分挣扎。

陪同的老陈头见状,急忙打圆场,一番和颜悦色的话语让气氛稍缓。午后的阳光斜射而下,将三人的影子拉长。尽管提亲未能如愿,但在那一刻,无论是李明还是王阿姨,他们的心中都盛满了对未来的畅想与不安。

尽管王阿姨委婉地回绝了提亲,但李明并未轻易放弃。情窦初开的他,视晓晓为自己生命中的唯一。他清楚,只有展现真心,才有可能打动王阿姨。于是李明决定再次挑选一份礼物,那是一本经典的诗集,日夜苦心寻找那最能表达他心意的诗句。

在走访了镇上的每一家书店后,他终于找到了那本书,上面记载着他清晰记得的日期——就是他和晓晓第一次相遇的日子。书页间的文字仿佛跳动着他们的故事,那是淡淡的樱花香与青涩的校园岁月。

万事俱备后,李明再次鼓起勇气,来到了晓晓的家门前。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熟悉的瓦房上,一切仿佛都饱含着暖意。他手心攥紧了诗集,心跳得越来越快。老陈头站在一旁,用他那独有的镇定劝解:“小李,不怕,阿姨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李明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门。门内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儿,王阿姨的身影出现在门前。她的眼神依旧严苛,仿佛能洞察人心。“你又来了?”王阿姨皱着眉头,语气中透着不悦。

李明没有畏缩,他上前一步,双手将诗集呈上。声音虽有颤抖,却坚定无比:“阿姨,请您看看这本书,这里的诗句代表着我对晓晓的感情,我……我想用我的真心换取一个机会。”

王阝姨接过诗集,打开一页,只见那是杜甫的一首《春望》,诗中描绘的不是豪情壮志,而是温情脉脉对故乡的思念。她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难得地翻看了几页。“你这孩子,倒也用心。”不过随即她又冷声道:“但晓晓还小,她的未来不能光靠一些甜言蜜语。”

李明情急之下,几乎哀求:“阿姨,我会努力工作,会照顾好晓晓的。”可王阿姨像是打定了主意,态度依旧坚决:“现实是现实,书中的诗句再美,也扛不起一家人的生计。”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晓晓的声音从后院传来:“妈,他是真心的。”这突如其来的声援让李明心中一暖,虽然王阿姨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晓晓的声音无疑给了他一丝希望。

正当李明试图继续说明时,王阿姨轻挥手制止了他:“好了小李,你回去吧,晓晓的事咱们家自有打算。”王阿姨温柔的一面似乎仅对女儿展现,她的决绝让李明无从下手。

老陈头看到气氛有些尴尬,连忙插了一句:“王阿姨,李明这小伙真不错,你得给个机会。”但王阿姨只是轻轻摇头,示意他们离去。李明的心几经起伏,最终无奈,收起诗集,向晓晓的家告别。

他和老陈头一起沿着回家的路慢慢走着,夜色如墨,只留下一地落寞与不甘。老陈头劝慰道:“小李,爱情不是一帆风顺的,你还年轻,前路还长。”李明抿紧了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倔强与决绝,提亲的道路,并不如他所想那么简单。

王阿姨一把夺过李明手中的诗集,那表情就像在看一件有污点的破旧之物。她的声音很快变得尖锐和严厉:“这些有什么用?诗歌能当饭吃吗?”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诗集从她手中飞了出去,重重地砸落在村前的青石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那声音,在宁静的乡村夜晚里显得异常刺耳。

李明呆立当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血化为废纸,他的心仿佛同时坠落,碎裂成千万片。“你只是一个没出息的书呆子!”王阿姨又喝道,“我们晓晓将来的出嫁,可得找个有能力的。你?连家都养不活。”

晓晓望着发生的一切,不自觉地捂住了嘴,她的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光。可是,她的声音被母亲的怒火完全盖过,几乎无人注意到那个站在角落里、被深深冲击着的女孩。

李明的脸色苍白,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声音仅在喉咙里打了个转:“阿姨,我……”然而言语并未能继续,因为王阿姨的眼神已经告诉了他一切——这里没有他立足之地。

手足无措的他,慢慢弯下腰,从尘土中拾起了那本诗集。尽管已经脏了,可那些诗句依旧清晰,犹如李明心中对晓晓那不变的情感。他抱着诗集,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

老陈头走上前,轻轻拍着李明的肩膀,想要安慰他些什么,但话语却仿佛重重的石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够了,你们都走吧!”王阿姨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情感波动,仿佛判决了李明的命运。

那一晚,月光如水,但对于李明来说,这光芒是那样的冰冷和皎洁。他沿着乡间的小路独自踽踽而行,手中的诗集如同一个沉重的负担,也如同他心中无法放下的牵挂。他的心中既有怒火,更多了是对晓晓的不舍和一腔孤勇。

晓晓的影像在李明的脑海中浮现,她的声音,她的笑容,还有她夜晚书桌前的身影。这些记忆就像诗集中的诗句一般,深深印在他心里。李明的步伐渐渐放缓,最终他停下,望向那朦胧的月亮。

提亲失败了,乡村的宁静再次回归,只有犬吠声在夜空中回荡。而刚才发生的一切,对于李明而言,却如同一场梦魇。未来的路,似乎愈发显得黯淡和遥远。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不断向前奔涌。转眼间,那段尘封的往事已经隔了28个春秋。李明站在自己小小的书店里,手中再次翻开那本当年的诗集。纸页已泛黄,字迹依旧清晰,岁月无法抹去的,除了纸张上的斑驳,还有他心中的柔情。

他凝望着书中的诗句,眼中露出一抹笑意。往事历历在目,那场提亲的失败,王阿姨的怒斥,晓晓眼中的泪光。时间让那些情感变得沉稳而深沉,也让当年的那个少年长成了一个淡然处世的男子。

笑容中藏着一丝释然,李明轻轻合上诗集。“当年那一幕,虽然心酸,也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他自语道,声音中满是对往昔的感激。那次的失败,让他学会了自我反省和成长。

书店的铃铛响了,顾客走进来浏览起书架上的各种书籍。李明微笑着迎上前去,耐心地为每位读者推荐着。在与读者的交流中,他不仅分享了知识,也传递了故事背后的情感。

落日的余晖洒在书店的木质地板上,温暖而和煦。李明坐回自己的书桌后,不禁沉思。他知道,王阿姨的决绝,并不是对他个人的否定,而是那个时代背景下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和希冀。

如今,自己虽然没有和晓晓厮守一生,但却也在书与文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成了一个对生活有着更深理解,对爱情有着更独特见解的男人。

李明站起身,走到书店的门口,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那些年的经历,像是一场深刻的修行,不仅让他成长,也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

他再次看了一眼那本诗集,然后轻轻放在了特别的位置。那是他珍藏着的记忆,也是他历经风霜后的财富。对于往昔的愁绪,他已经能够微笑面对,因为他知道,每一次心碎,最终都会汇聚成生命里的一部分,变成一种无法抹去的坚强和智慧。

0 阅读:0

春归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