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灯每晚“免费”开,耗电数量巨大,是谁在承担高额电费呢

小石头说趣事社会 2024-12-12 02:15:35
中国路灯每晚“免费”开,耗电数量巨大,是谁在承担高额电费呢?

我粗略解释下吧,深入的话太多了没人看的....

1、很多工业设备,包括发电厂的大型发电机,开了就不能停,停就很有可能直接坏掉。不要不信,是事实.....

大型设备每次关停,都会冒着直接嗝屁的危险的,最好就是一直开。

这类的大型工业设备,停了,也不能马上重启,得经过彻底的检修,越大、越复杂的,检修时间越长,不是那种检查一两小时,有些论天甚至周算的,否则真不知道哪就出问题,导致直接整机宕机嗝屁。

和能源相关的设备,不要轻易的理解为坏了就坏了,以为和家里小家电一样,大不了就冒个烟,这东西启动或者启动后出问题,影响很大。

这第一条是告诉大家,电厂不会因为白天用电高峰,晚上低谷,就在晚上把发电设备关停的,而是只能一直开,而且还不能大幅度调小输出功率。

玩过流水线生产游戏的多知道,你弄一条稳定的流水线作业,得慢慢调校到一个最平衡最完美的点,然后尽量不动。如果改生产项目或者数量,很麻烦,得大动....要不就会各种溢出或者短缺。

游戏是工业的超简化版,道理是一样的,越大型越复杂的,就越不可能随时调来调去。

2、电,特别是大规模的电储存难度非常非常非常的大。

目前知道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地方蓄水,多余的电没地方用,又实在不愿意白白浪费,恰好附近有合适的地,那么就把大量的水抽到高处的巨型蓄水池,或者说高处的湖里去,蓄水。当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落差发电把水又转换回电能,这肯定是有损耗的,但是比白白干烧掉好。

可是这需要天时地利,得挑地,不是随便哪都能这么干的。这个蓄水的池,得大到惊人,不是纯人工能挖出来的,这样成本太高,得因地制宜。

目前不要指望什么电池储存的方式能把电厂发的电存起来,这电池那点量,完全不够看,和电厂输出的功率,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其它当然还有些别的办法,但是论到成本和规模,真正能用上的其实并不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细说了。

3、所以很多地方鼓励工厂晚上干活,错峰用电,夜间电特便宜。

可工厂夜间干活,也得天时人和......并不是随便个厂子就能晚上开工.....真正耗电的大头,也是巨型的工业厂子,这些的设备和电厂一样,不能轻易调整关停的,比如炼铁炼钢啥的,关炉子很麻烦。

所以耗电大头的厂,基本也是白天晚上一个量......

耗不掉的,那还是白白烧掉的,就干脆点亮路灯或者装饰灯带之类的咯。

电费当然是国家补贴为主,工业、民用各自出一部分,夜间电也在这里面。

国家补贴有时候不是直接以钱的方式进行的,而是政策。

比如不准上游的煤炭提价,或者限定提价等。

居民不懂发电,储电和输电原理,觉得路灯用掉了发出来储存的电力,很浪费。

实际上是,发出来的电绝大部分没法储存,都是即发即用,用不了就消失了。完美状态,发一度用一度,用一度收一度的钱,反正几乎无法储存。

白天用电的人多,每度电就多收费,目的是希望你少用电,因为超过当前发电机组的能力就要增加设备,投资太巨大。晚上用电人少,每度电就少收费,鼓励你用电,目的是发出来的电能尽量产生经济效益,而不是凭空损耗掉。

发电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不能够非常快速的随意的更改发电功率,不论发出来的电用不用,买煤发电的钱大家已经用税的方式付掉了,因为绝大部分电力公司都是国家的。工厂晚上关闭,即使电厂降到最低发电量,也依旧有大量富余的电力,因为炉子不能关停,煤还得不断往里加,此时此刻发出来却用不了的电能,用在路灯上,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是真正的环保,某个角度上可以打趣说是废物利用。

当然,路灯的意义不仅限于照明。

格拉德维尔在《引爆点》中讲过一个纽约地铁犯罪案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纽约的地铁站内,灯光昏暗,四周的墙壁黑暗潮湿,上面满是涂鸦,还经常晚点。车厢内部也是肮脏不堪,满地都是垃圾,车身和顶棚都被反复乱涂乱画。

当时,发生在地铁的重大犯罪活动高达15000起,民众害怕坐地铁,乘客人数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但自打戴维.冈恩出任地铁总监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犯罪率开始趋缓,并急剧下降,谋杀案下降2/3,各种严重犯罪活动减少了一半,没有哪个地方比纽约下降的更明显。

因为冈恩坚持做对了一件事,他设置了一个清洗站。凡是车上有脏乱涂画的列车都要开进去,在掉头前必须清洗干净,否则该列车就暂停运行。未经清洗的“脏”车不能同“干净”车混在一起,这种做法为的就是向那些破坏者们毫不含糊地表明决心。

他说:“乱涂乱画现象恰好象征着要垮掉的系统,如果想要重振民心和士气,我们必须打赢整治涂鸦现象这一仗。

这项清除工作历时6年,期间与交通局长整治逃票问题一起成功的控制住了纽约地铁的犯罪率。

越脏越乱的地方,往往犯罪率也越高,

这是不是使你想到了某种理论?

是的,这就是破窗效应,墙倒众人推。

故事中的主角戴维.冈恩和交通局长都是破窗理论笃信者。

他们认为,罪犯根本不是出于本能行事,也不是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对自己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各种暗示非常警觉,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并在身边事物的触动下萌发犯罪念头。

无独有偶,纪录片《城市化 Urbanized》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非的卡雅利莎镇是当地有名的贫民窟,当地犯罪猖狂,犯罪分子会在空旷地带在居民路过时袭击他们。

VPUU(城市改良预防暴力计划)引进该地区时,当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个改造计划第一个项目就是增加人行道和道路照明,并在道路中每隔500米设置一个醒目的瞭望塔。

自从VPUU引进后,犯罪率降低了40%。当地人称VPUU就像是黑暗中的阳光,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社区改造者还在瞭望塔的周围建设了一些供孩子玩耍的设施,由于经常有人经过,照明充足,所以比较安全。

所以,你还会觉得路灯每晚“免费”开是一个耗电问题或者谁来负担的问题吗?它仅仅是个照明问题吗?



0 阅读:3

小石头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