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欧盟议会通过了《禁止强迫劳动法案》,555票赞成、6票反对、45票弃权。这法案三年后生效,有个缓冲期。虽然欧盟的禁令主要是针对自身区域内的产品,但对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应该有警示作用,法案能保护劳动者权益,避免大家陷入不良竞争,避免无序竞争是好事!
国际劳工组织对“强迫劳动”定义严格,有11 项指标,像乘人之危、欺诈、限制自由行动等。中国已加入相关公约,国内企业跟欧盟合作得注意啦!
但我们也要防止,欧盟利用这个草案变相争夺话语权,这个欧美其实有先例的通过环保和人权对我们香港、西藏、新疆的一些地区的产品变相污蔑甚至对这些地区的产品进行限制。
只要欧盟争得了话语权,他们就占据了先天优势,站在了道德制高点。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产品包括医药医疗器械企业,迅速发展,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从而导致很多企业喜欢盲目自大,更会无序扩张,也会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就特别明显,这样会导致利润空间比较窄。利润低了就会去压缩生产时间,而我们中国人的工作态度又跟外国人不一样,觉得多劳多得,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要求的也不多,这样就给人感觉像是压榨一样。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面我们国家总给人一种我们落后,我们必须加班加点的干才能追上别人,给人一种很努力的样子,这种与企业想早点把自己产品铺满整个市场不谋而合。其实不管是人权还是环保或者是强迫劳动草案,这个群众基础很强,欧盟在各大舆论平台已经造势多年,不然以欧盟的办事效率不会这么快这么顺利的通过的。再联合一些国内自媒体来炒作,企业只要沾上就像黄泥巴掉裤裆洗是洗不掉的。
另外就是我们企业对管理企业研究学习的不多,大多的照抄照搬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初期的模式,很少有企业会这方面去下功夫,管理方式很粗暴,这一点就跟网上的一些通告一样,动不动就开除,如果你仔细研究了,这些企业包括被开除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唯一的错误是被人发现了。
造成这些原因有很多,我个人认为是国家发展太快了,很多管理层都跟不上了,从而导致他们会被动的去摸索去处理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思想比较僵化。所以我们觉得在全球化的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实。不能把以低价竞争的利润,转嫁给劳动者,而且要劳动者以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这样劳动者就算相应的收入增长和闲暇时间,他们很难成为积极的消费者。这不仅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内循环,也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