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族人家的千金小姐,薛宝钗有一种难以启齿的病——从胎里带来的热毒。这种病究竟是什么?据薛宝钗自己说,“也不觉什么,只不过咳喘些”。
然而,这种“只不过咳喘些”的病,却让薛家费尽了心思,“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总不见一点效果”。可见,这种病并不像薛宝钗说的那么简单,否则,薛家也不会如此大费周折。
每当薛宝钗犯了病的时候,便在家里闭门不出。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证明,薛宝钗的“热毒”有些见不得人。
为了替薛宝钗治病,曹雪芹巧思妙想,为她炮制出一料神奇的“冷香丸”。冷香丸制造过程之复杂,每一位熟悉《红楼梦》的读者都很清楚。连书中的周瑞家的,听说了这个过程,都忍不住打断薛宝钗的话,连连感慨:“阿弥陀佛,真巧死人了,等十年未必都这么巧呢!”
幸好,事情就是这么巧,一二年之间,薛家就配成了冷香丸。这是上天对薛宝钗的眷顾,也是曹雪芹为了替薛宝钗“遮丑”,而特意制造出来的巧合。
一料冷香丸,遮盖住了薛宝钗的“热毒”。为了自己笔下这位大家闺秀,不至于在众人面前“犯病”,曹雪芹费尽心思。可惜,他的用心良苦,终究败给了薛家的急功近利。
此时的薛家,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也绝对不再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时代了。因此,对于薛家来说,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傍”上豪门,才有可能恢复一下当年的境况。而“傍”豪门,哪里有那么容易呢?薛蟠是指望不上的,他只会斗鸡遛狗,吃喝玩乐。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女儿薛宝钗嫁进豪门。
所以,“金玉良缘”成了薛家最大的指望。所以,就算薛宝钗有“冷香丸”压制住了热毒,她也总是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失去了身为大家闺秀的风范。
她总是忍不住要劝贾宝玉,“学学仕途经济”。其实,在这件事情上,贾母和王夫人都不管贾宝玉,贾政想管都不敢管,她薛宝钗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贾宝玉面前絮叨这件事呢?还不是因为她把贾宝玉当成了自己未来的依靠?她八成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贾宝玉的“媳妇”。
她管不住自己的腿,不管什么时候,都忍不住要一趟趟往怡红院跑。不仅和贾宝玉说话,还派自己的丫头莺儿,以各种借口结交怡红院的丫头,她自己对怡红院的丫头也了如指掌,比贾宝玉这个主子还熟悉。她还让莺儿认了茗烟的母亲做干妈,于是,贾宝玉在外面的一举一动,也都可以通过茗烟,被薛宝钗掌握在手中。
不仅仅是薛宝钗,薛姨妈也在贾府中私下活动。当然,她首先要取得姐姐王夫人的支持,再则她又通过邢岫烟和薛蝌的婚事,拉拢了大太太邢夫人。薛蟠当然也没闲着,他一个最粗俗的人,也最爱和贾宝玉走动;在秦可卿的葬礼上,还帮着贾珍解决了心腹大事——送了价值千金的樯木给秦可卿做棺椁。
薛家在“金玉良缘”上的急功近利,由此可见一斑。于是,贾府的上上下下,也都开始对“金玉良缘”有所耳闻。薛宝钗的表现,也越来越不像一个大家闺秀,更像是“热毒发作”的样子。
曹雪芹精心为薛宝钗设计的“冷香丸”,终究没能遮盖住薛宝钗的“热毒”,薛家的急功近利,让他们丑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