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消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于4月23日访华,正值美伊核谈关键节点,引发广泛关注。近期,美伊围绕核问题的间接谈判备受国际瞩目。4月12日、19日,双方先后在阿曼和意大利举行两轮间接会谈,虽均称会谈“卓有成效”,在一些原则和目标上达成共识,但关键分歧依旧显著。美国要求伊朗彻底“弃核”,伊朗则坚定维护自身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在伊朗核活动范围等核心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
伊朗面对的复杂情况,也在考验着哈梅内伊等人的外交手腕(资料图)
并且,伊美双方并未建立起足够互信,美国现任政府政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在谈判期间还对伊朗实施新制裁,这无疑给谈判前景增添诸多变数。在此情形下,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访华行程意义非凡。他抵达北京时便称赞中俄两国是伊朗的战略伙伴和亲密朋友,还直言要让中国朋友充分了解当前事态,并进行磋商。这一表态前所未有地凸显出中国在伊朗外交布局以及伊美核问题谈判中的关键地位。
阿拉格齐访华期间,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谈。王毅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伊朗核问题的政治外交解决,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非法单边制裁。中方赞赏伊朗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支持伊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方开展对话,通过协商谈判维护正当合法权益,这对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以及促进地区和平稳定意义重大。
在伊核谈判问题上,白宫内部也有意见分歧(资料图)
阿拉格齐对中方在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上发挥的重要积极作用表示赞赏,明确表示愿与中方就此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这实际上是伊朗方面对中国交底,希望在与美国的艰难谈判中,借助中国的影响力与建设性作用,增强自身谈判底气,促使美国展现出更多诚意,推动谈判朝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从更宏观视角看,伊朗积极加强与中俄的沟通协作,有着深层次战略考量。
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与极限施压,伊朗深受其害,对美国缺乏信任。引入中俄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美国,降低美国出尔反尔或对伊动武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的当下,伊朗试图通过稳固与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外交空间,提升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已经抵达了也门附近海域(资料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签署法律文件,批准俄方与伊朗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涉及国防、反恐、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有效期长达20年。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伊朗的战略依托。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秉持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谴责单边主义。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明确且坚定,始终劝和促谈,推动各方在平等、互信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伊朗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期望借助中国的影响力,推动伊美核谈判达成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协议。此次伊朗外长访华,凸显出中国在伊美核问题谈判以及中东地区局势中的关键地位。未来,随着美伊第三轮间接谈判的推进,中国或将在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助力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促使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