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吊”又上大分了!
领跑起重机领域的徐工集团,在前几天上海宝马展,一举拿下2亿元订单。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4000吨起重机,徐工XCA4000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大国重器”,让德国人都望尘莫及。
“全球第一吊”能够满足170米的吊装高度,230吨的极限吊装重量,许多德国机械专家无法解决的问题,徐工集团都给出了解决办法。
作为全球机械制造行业的千亿龙头,徐工集团经常拿来和“日本第一机械巨头”小松拿来比较。
这几年,两大巨头之间你追我赶,不仅是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体现两国工业实力的雄厚。
日本小松最早是一家小小的矿山设备公司,历经时代变迁和市场改革发展,小松不再满足于只做矿山设备。
公司开始向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卡车等重大机械迈步。
挖掘机、装载机和推土机是小松的三大核心产品。
1963年,小松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与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展开贸易合作。
小松的进驻,让中国工业市场前进至少十几年,尤其起重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多种机械设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小松以耐用性和高效率闻名于世,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中国市场带来一定便利,让中国工业从原先的人海战术时代进入高科技机械化时代。
到2020年,日本小松的产业从原来的只是崭露头角变成现在遍布中国的各个省会,还在上海、山东、常州等重大工程基地监理分公司。
目前,小松的年销售额达到1657亿元,已然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军者,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小松,为了持续从中国市场获利,开始了不讲武德的行为,投入中国市场的新型机械设备,不再像刚步入中国市场那般技术指导,而是实行起技术垄断手段。
公司不仅拒绝公开维修保养过程,还对部分硬件设施严格保密。
这一行为,不仅让国人产生了制造属于自己的机械设备的想法,还要做出比他们更好的产品,甚至要超越他们,向国际市场迈进。
徐工集团,一个从战火中爬出来的小工厂。
从1943年的华兴铁工厂到今天的千亿级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更在全球市场掀起了一次“中国制造”的风暴。
徐工顺应时代,从最初零星小配件到生产大型机械设备,再逐步扩展到工程设备制造上,逐渐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首家集团公司。
如今徐工的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更是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18年,徐工700吨量级XE7000的横空出世,让中国工地工作效率直接提升33%,被称为“神州第一挖”。
2000年,徐工集团更是突飞猛进,一路向前,推出全路面起重机,建立起重机机械矩阵。
这一推行,震撼整个行业,也开启国际市场之路,也为徐工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借着这势头,徐工紧接着向外扩张,收购了德国的混凝土机械巨头——施维英。
这一举动,直接让徐工走上国际化路线,成功打开欧洲市场大门,获取了世界顶尖混凝土机械技术。
自此,全球工业基地到处可见徐工的影子。
今年3月份,徐工研发出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再次让全球为之震撼。这是徐工又一次打破工业界的记录。
当然徐工不仅仅是靠出售机器走向世界舞台,而是凭借专业的技术,快速定位故障机器,持续跟进后续服务,将维修成本降低,一步步地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活招牌”。
徐工的目标不仅是走向国际,而是要成为行业的智能领跑者。
如今徐工集团的无人驾驶的起重机、5G远程操控的挖掘机、智能化生产工厂都已进入市场。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徐工从一个寂藉无名的小厂,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工程行业霸主,一路碾压同级制造商。
曾经立下的誓言,徐工做到了!
在机械工程领域,日本小松和徐工集团各自书写着自己的战绩,向世界抛出多重成就。
小松集团在产品质量方面及技术智能化领域,靠着多项创造很早就占据江湖霸主地位,但面对日益崛起的徐工,仍旧不敢小觑。
而徐工集团势头势不可挡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可能会再次涌现震撼人心的局面。
在营收方面,2023年,日本小松年营收270亿美元,独霸第一。
徐工集团为928.5亿元人民币,按照当下汇率,相当于131.7亿美元。
虽然徐工在和小松的较量中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徐工已然成为中国机械工程的领头羊,其营收和利润做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在与国际巨头PK的路上,徐工集团自然历经了重重压力、市场竞争、技术壁垒等诸多困难。
但徐工人秉承中国传统的艰苦朴素和钢铁般意志,一次次的攻坚克难,走出属于中国工业时代的一条胜利路。
在这场中日巨头的市场对决中,徐工集团的崛起,展示了“中国制造”硬实力。
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正在重塑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
参考资料:
1、机械财经:《如今的小松在中国遇到了当年的自己》
2、视界盒子:《中日机械巨头PK!小松270亿,徐工集团营收多少?》
3、全球机械:《闲话:徐工有望3年内超越小松》
4、默思财富:《徐工集团:工程机械制造龙头历史》
作者:星苒之冉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