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纪登奎第一次见面,用“六连问”面试,伟人3字概括关系

观影学史 2025-02-21 14:30:40

他是毛主席的“老朋友”!

15岁参加革命,29岁官至副总理,这个人就是纪登奎!

一次经典的“六问六答”,让他从此走进毛主席的视野,成为伟人晚年极力倚重的“少壮派”!

那么,纪登奎是如何获得毛主席赏识的?两人之间都谈了什么?

在我党历史上,从基层走到中央的官员不少,可被毛主席破格提拔到重要职位,且显赫多年的大人物,却是凤毛麟角,纪登奎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山西人,年少时期投身于革命事业,长期在华北地区工作,建国后,他留在河南,担任中共河南许昌地委书记,兼许昌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务。

1951年,毛主席为了解全国各地实际情况,亲临民间进行基层考察,途经河南许昌时,召唤了一批该地区负责人上车做工作汇报,其中就有纪登奎。

汇报时,前面几位干部的回答,不是含糊笼统,就是不知所云,直至纪登奎的出现。尽管是第一次见到领袖毛主席,可他的表现却令伟人眼前一亮。

从历史文化到资源物产,再到乡土风情,纪登奎都事无巨细地进行了汇报,身为一家煤矿机械厂党委书记,他也将厂子里的经营现状报告给主席,显然很熟悉情况。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干部,战战兢兢的“丑态”,纪登奎全程都表现得不卑不亢,甚至在面对“整人”“杀人”这样的敏感问题,也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这也是毛主席与纪登奎之间经典“六问六答”的由来,更是纪登奎走入毛主席视线的契机!

汇报结束后,毛主席突然问道:“你挨过整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纪登奎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如实答道:“挨过,挨过两次。

”毛主席听后笑了,或许是想起了过往“同病相怜”的经历,对他说道:“我挨过三次,比你多一次”“挨点整,有好处”

这便是两人之间的第一问。

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人家整你,是整对了,还是整错了?”

纪登奎回答:“整错了。两次都整错了。”

说完,还简单描述了一下,自己曾经在晋冀豫两次挨整的经历。

可事情到这里,远远还没有结束,毛主席又提出第三问:“那么,你整过人吗?”

纪登奎依然如实回答:“整过,整人比我挨整要多。”

毛主席顺势又提出第四问:“整错过没有?”纪登奎答道“有,也有整错过。”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段对话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毛主席却又表情严肃地,发出了第五问“你杀过人吗?”纪登奎闻言先是一怔,而后又老老实实交代说:

“杀过人。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杀了不少人。”

紧接着,毛主席又提出第六问:“杀错过人吗?”纪登奎坦诚说道:“也有杀错的。”

而后又赶紧做了解释和检讨“那是在情况紧急时发生的,没有来得及做调查就把人杀了。”“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毛主席的这“六连问”,看似是闲谈,实则却蕴含深意,对纪登奎从人品到经历再到胆识,进行了一次多方位、深层次的考察和面试。

原本啊,毛主席的计划只谈十到十五分钟,可纪登奎全程对答如流,回答也实事求是,令伟人颇为满意。毛主席当即决定,邀请纪登奎与他一同乘火车去武汉,两人又长谈了四个小时之久!

试想一下,普通人和毛主席说句话都打磕巴,可纪登奎第一次见主席,就能够侃侃而谈,甚至还获得了,与主席一同乘坐火车的机会,这是何等的殊荣和待遇。

而也正是由于这份的踏实、坦诚,纪登奎三个字,正式进入毛主席的视野。从那以后,伟人每次去河南工作,都会将纪登奎叫来汇报和谈话,据有关人员估计,两人交谈次数多达五十多次

一边是优秀的自身资质,一边是伟人的青睐有加,纪登奎的政治之路稳步高升,而他还从毛主席那里,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特殊称呼:老朋友!

1967年,毛主席从南方返回北京途中路过郑州,河南党政军负责人登上专列做汇报,彼时的纪登奎,已经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毛主席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纪登奎,老朋友啦!”

1969年九大会议召开,作为九大中央委员候选人和代表的纪登奎,也前往北京参加大会,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大会上进行发言讲话,上台前,毛主席特意向全体代表介绍:

“他叫纪登奎,是我的老朋友,山西人,长期在河南工作”

一个全新的面孔,初次露面,就得到毛主席的特别介绍,这样的情况属实罕见,伟人话音一落,会场内瞬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这次会议上,纪登奎当选为中央委员,不久后,又在毛主席的提议下,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而这也成为他,迈入中央政治高层的开端.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点击头像进入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1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