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特朗普上台后频繁签署行政令,下令美国“退群”,并对英法德等国挥舞“制裁大棒”、加征关税,引发国际局势持续动荡之际,备受关注的俄乌局势,也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
一方面,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赢得美国大选,就将快速平息俄乌战火,并扬言有把握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以及在胜选当天致电普京。
但如今,特朗普上台已经一个多月了,当初有关俄乌冲突的承诺却一个都没兑现。特别是特朗普9日提到的“已经与普京通话”一事,俄方都给出了“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的模棱两可回应。
另一方面,特朗普虽然主张结束俄乌冲突,但这并不是“免费”的,美国也想着从调停俄乌冲突中获利,近日,特朗普便向乌克兰提出了“拿稀土矿产等资源换取美国援助”的要求。
用特朗普的话来说,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投入巨大,不会接受“所有投入都没有回报”的结果。
更别提,除了美国之外,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也没少援乌,显然也不会接受被“排除在外”的结果,势必会参与俄乌和谈并从中攫取利益。
因此,在美西方存在分歧和利益纠葛的情况下,俄乌局势将何时落幕,目前谁也说不准。
然而,正当俄乌冲突持续生变之际,紧张局势又发生了3件大事。
第一件事,战况激烈!乌克兰首都深夜被炸,俄军指挥所遭“斩首打击”。
12日,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中心通报称,11日深夜,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苏梅州在内的多地遭到了俄军猛烈空袭,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具体伤亡情况不明。
而就在11日凌晨,俄军动用海基、陆基和空基导弹以及大量无人机对乌克兰多地的能源设施、军用机场以及无人机储存地发动了猛烈空袭,造成乌多地进入“限电”和“断气”状态。
同时,俄方还表示,已经拿下了乌东军事重镇顿涅茨克的亚谢诺沃耶居民区。
不难看出,俄军对乌的攻势正愈发激烈,作为回应,乌克兰也没少反击俄罗斯。
12日,乌克兰军方表示,在哈尔科夫、库尔斯克等方向多次击退了俄军的进攻,乌空军、导弹部队还对俄军人员和军事装备集中区实施了空袭,摧毁俄军5套火炮系统,并对一个俄军前线指挥所实施了“斩首打击”,同时乌军无人机还对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座炼油厂发动了攻击,强调此轮打击准确命中目标。
很显然,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俄乌局势有望迎来平息之际,俄乌战况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还进一步升级了,并且俄乌双方现在的战场已经不再仅限于前线作战区域了,而是俄乌本土更深入的目标。
这背后,主要3个用意:
一是,通过打击对方的能源设施、装备集散地,进一步削弱对方的战争潜力,从而影响前线战局和未来战场局势走向;
二是,俄乌双方都想赶在谈判开启之前,尽可能地获取更多“谈判筹码”,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将无法得到;
三是,俄乌双方都行通过强大的进攻力度,让对方感受到军事方面的压力,从而迫使对方先一步回到谈判桌,同时也是在给正处于“观望状态”的美英法德等国发出信号。
毕竟,这场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与其说是俄乌之间的对抗,倒不如说是俄与乌克兰背后的美西方之间的较量,一旦西方暂停对乌军援,那么乌克兰在战场上的攻势将难以为继。
不过,和谈开启在即,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双方之间的矛盾和恩怨上升,这对后续的谈判来说,恐怕也将增加额外的阻力。
为此,主张“结束俄乌冲突”的美国,再次出招了。
第二件事,和谈之前先确保美国利益?特朗普开始下令了。
12日,美联社报道称,特朗普宣布,鉴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对美方提出的“稀土换援助”给予积极回应,其任命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在本周访问乌克兰,并与泽连斯基会晤,谈论的重点将会是美国如何获取乌克兰稀土、能源等资源。
也就是说,在泽连斯基“松口”之后,特朗普打算趁热打铁、敲定乌克兰拿稀土换美国援助一事。
在这之中,还有2件事不容忽视。
一是,特朗普日前已经指示其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近期访问乌克兰,预计是2月20日,并称凯洛格已经开始起草关于俄乌局势的“和平计划”。
二是,1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暂缓确定关于结束俄乌冲突计划的具体内容,并计划在最终确定之前,与北约各国进行会谈。
也就是说,特朗普任命的俄乌问题特使还没去乌克兰,但财长却准备先行一步访乌见泽连斯基,而基辅方面是否同意以及如何将乌稀土看出等资源给美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对俄乌局势的立场。
直白点说,在没有拿到“好处”之前,特朗普不会轻易出手调停俄乌局势。
再加上,特朗普还准备与北约各国讨论相关法案,如何得到英法德等国的支持,以及会不会让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从中“分一杯羹”,也是尹锡悦美国调停俄乌局势的关键。
如此一来,俄乌冲突要想顺利落幕,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并且,在特朗普对乌克兰和英法德等国出招之际,也对俄罗斯出手了。
第三件事,特朗普左右开弓,美军悄悄来到俄罗斯边境。
12日,俄新社报道称,俄国防部表示,爱沙尼亚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地区建立一个名为“Reedo”的军事基地,并且基地开幕之后,美军的第七骑兵团第5骑兵连第一时间进驻了该基地,并被编入爱沙尼亚第二步兵旅。
不难看出,爱沙尼亚新建的这个军事基地,很可能就是为了美国而建的,而美军第一时间派兵到俄边境,显然也旨在对俄罗斯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方面释放愿意与俄谈判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向俄施压、迫使俄方回到谈判桌的准备。
别忘了,在这之前,特朗普曾公开表示,不排除对俄采取施压或制裁措施,迫使其坐到谈判桌前的可能。
由此可见,虽然特朗普主张“结束俄乌冲突”,并指示美国官员与俄方官员接触,但对俄罗斯来说,美国究竟“是敌是友”,目前还是未知数。
对于美国和特朗普,俄方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保持警惕与戒备。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局面会如何发展吧。
美国不可信 俄要有打长期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