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东拼西凑5万兵力,启动大规模轮换,目标仍是库尔斯克

星空军情站 2025-02-11 16:00:55

随着顿巴斯战局持续恶化,乌军总参谋部近日祭出"拆东墙补西墙"的极端举措——从海军陆战队、防空导弹部队甚至军事学院中紧急抽调5万兵力,组建起三年来最大规模的轮换部队。这支被外界戏称为"会计与厨师的军团"的杂牌军,正被源源不断投送到库尔斯克方向,试图在俄军钢铁洪流中撕开突破口。

这场代号"秋雨"的轮换行动,堪称现代战争史上的荒诞注脚。据《基辅独立报》披露,被征调的部队中包括第73海军特战中心的蛙人、敖德萨海军学院的教官,甚至基辅鲍里斯波尔机场的防空雷达操作员。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些"转岗"士兵接受的陆军特训仅有72小时,课程内容从反坦克导弹操作到战壕构筑一应俱全——与其说是军事培训,不如说是"战场速成班"。

兵力枯竭的残酷现实,早已写在乌克兰的每一份战报里。五角大楼机密评估显示,乌军现役战斗减员已突破51万大关,相当于战前正规军的1.8倍。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报告则揭露更触目惊心的细节:在顿涅茨克方向,某些机械化旅的实编率不足35%,炮兵连平均每天仅能获得7发炮弹补给。这种窘境迫使乌军将文职人员推上前线——仅敖德萨军区,过去半年就有超过2000名会计、军医甚至军乐队成员被重新编入步兵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军战争机器的全速运转。克里姆林宫2025年军事预算飙升至13.5万亿卢布(约合1500亿美元),重点倾斜的无人机部队已实现日均3500架次的恐怖出动率。更令北约担忧的是,俄国防工业综合体展现惊人韧性:乌拉尔机车厂的T-90M坦克月产量突破120辆,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新建的152mm炮弹生产线,正以每月90万发的速度向战场倾泻钢铁风暴。

战场态势的此消彼长,在库尔斯克突出部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乌军第47机械化旅近日发动了8次营级冲锋,但在俄军"柳叶刀"无人机与"龙卷风-S"火箭炮的立体打击下,这些缺乏装甲掩护的步兵突击,更像是悲壮的"人肉冲锋"。军事分析师安德烈·索科洛夫在《观点报》撰文指出:"当俄军每个炮兵连日均发射量是乌军的5倍时,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反攻都注定是自杀行为。"

深陷绝境的基辅当局,正进行着危险的战略赌博。将最后预备队押注库尔斯克,实为"一石三鸟"之计:其一是通过跨境作战转移国内压力;其二是向西方展示"仍有反击能力"以争取军援;最重要的是为和谈积累筹码——若能短暂控制别尔哥罗德部分边境村镇,或可在停火谈判中换取俄军从顿涅茨克后撤。但正如兰德公司报告警告的:"这种饮鸩止渴的战术,可能加速乌军有生力量的彻底崩溃。"

战争的天平正在发出刺耳的金属扭曲声。当乌克兰用文职军官的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当克里姆林宫的战略耐心逐渐化作碾压式的火力优势,这场持续三年的拉锯战,或许正迎来最血腥的终章倒计时。

2 阅读:121

星空军情站

简介:聚焦热点军情,解析新型军备,传播军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