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说起来,最近真是有些让人伤感的消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那边发布了个讣告,说咱们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李瑞芳老师因病去世了。享年90岁。这位老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德艺双馨,用这个词形容她,一点儿都不过分。你说,有多少人能做到既把艺术做得炉火纯青,又在做人上无可挑剔?反正我是服气。
事情就发生在2025年的1月3日清晨,那天一早,她因为病情实在没办法挽回,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据说追悼会安排在1月5日上午8点半,在西安市殡仪馆终南厅举办。有心想送别的人,可以到时候过去。不过这场景估计会挺难过,毕竟这么大一个文化瑰宝啊,说走就走,让不少喜欢她的人心里空落落的。
要不我跟你聊聊她这一生吧,也算是缅怀一下。一提起李瑞芳,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什么?秦腔、眉户这些陕西地方戏,对吧?没错,她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而且还是一级演员,这个级别已经相当高了。在业内呢,人家还被尊为扮相端庄秀美嗓音甜润明亮的典范人物。这话听着像夸张,其实一点水分没有。如果你看过她表演,就知道啥叫真正的专业和魅力。
1935年,她出生于甘肃天水。从小就对文艺特别感兴趣,好比鱼儿见到了水,一头扎进去再也出不来了。但光有兴趣哪够啊,还得付出努力!于是乎,从学唱腔到练身段,再到琢磨角色内涵,每一步都下足功夫。所以后来成了一代宗师,不奇怪吧?
现在咱来数数看,她一辈子到底留下了多少经典作品。我跟你讲,可真的不少哦!光是主演剧目,都超过200部,其中包括许多耳熟能详的大作,比如《梁秋燕》《杏花村》这样的眉户剧,《杨贵妃》和《红色娘子军》的碗碗腔版本,还有秦腔里的重量级经典《白蛇传》。哎呀,这么多名字念下来,我都有点喘不上气,但每一个都是精品!
除了这些具体作品,最让大家佩服的是啥呢?就是她那种细腻真实、生动鲜活的表演风格。怎么说呢,看别人演戏,你觉得是在看故事;而看李瑞芳老师登台时,你会觉得仿佛那些角色活生生站在眼前一样。不管扮谁像谁,一颦一笑、一举手投足,全都是教科书般标准。而且这种感染力,不止打动观众,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来的年轻演员。他们很多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提起自己的启蒙,就是因为小时候听过或看过李老师的一两场戏。
另外值得提一句,人家的荣誉也是拿到手软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国务院认定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啧啧,这几顶帽子戴着,可不仅仅只是虚名,而是真正用几十年的辛勤劳作为自己争取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普通女孩,是怎么成长为这种国宝级人物的呢?背后原因当然少不了坚持和热爱啦。从年轻时就在舞台上下苦功夫,为揣摩好一个角色甚至连续熬夜排练;后来逐渐成名,却始终保持谦逊低调,把更多精力投入培养新人上面。所以才有人称赞:德艺双馨,这是发自肺腑的话,不掺假!
其实我个人还有一种感觉:像李瑞芳这样的老艺术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不仅仅是在唱几句好听的小调,而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老民族智慧重新焕发青春。不信的话,你随便问问身边长辈,看他们对这些地方戏了解多少,多半答案都会带着敬意。而这份敬意,很大程度来源于那些兢兢业业守护技艺的人,包括我们的主角李瑞芳女士。
所以,当讣告出现时,网友纷纷留言表达惋惜之情。有评论写道:从此再无‘梁秋燕’。也有人感慨:大师远去,无限悲痛!更直接一些,我的童年记忆全碎掉啦!类似声音层出不穷,不过总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太遗憾、太舍不得!
讲真,现在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想,对于逝者而言,这或许是一种解脱,因为疾病折磨总归不好受。但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重要精神依托。那么如何弥补这个空缺呢?是不是该趁早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同时鼓励新生代接棒发展,否则未来恐怕只剩叹息!
好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如果有什么愿望,那应该是希望天堂里同样有梨园春暖,我们敬爱的李瑞芳老师能够继续展现其惊艳技艺,与仙友共度岁月安然罢了!
参考信息来源人民网:《陕西省著名表演艺术家李瑞芳同志逝世 享年90岁》新华社:《致敬国宝 李瑞芳用生命捍卫中华传统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