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阴影下,“资本大佬”神仙打架,“骑手小鬼儿”不想死

聒噪 2025-04-27 18:37:49

若要给即将过去的2025年4月来个“一字总结”,那这个字大概就是“战”。外有特朗普政府单挑全世界的关税战,内有美团跟京东之间的外卖大战。

“大不了就去送外卖”,这句话曾是很多职场打工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当真的一条人生退路——几乎没有门槛,不怕35岁限制,只要你肯吃苦,就能稳定赚钱,关键赚得也不少,月薪过万十分常见。

因为经济的原因,这几年送外卖的人变多了,他们是失意又失业的职场打工人,是创业失败的小老板,是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他们纷纷涌进外卖行业,骑手这份简单又易得的工作,成为了很多失业人群一种兜底的选择。

外卖行业的野蛮生长,始于十几年前。2010年—2013年,外卖领域上演千团大战。2015年,美团接受腾讯投资与大众点评合作,同时,阿里大力注资饿了么,加上百度外卖,BAT三巨头在外卖战场正面相逢。

然而,不久之后,随着百度外卖在补贴大战中败退,2017年卖身于饿了么,黄蓝二足鼎立之势就此成形,美团饿了么开启双雄并峙模式。

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则得益于那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21.4%。

疫情来临后,餐饮业对外卖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本以堂食为主的餐饮店也在加大外卖业务的投入,纯外卖店的竞争则愈加激烈,平台则变得强势起来。

在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和商家价格战的背景,消费者习惯了红包、满减等各种优惠,却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外卖本来就应该比堂食贵。但平台、商家、骑手都想赚钱,消费者又不想多掏钱,于是,对外卖平台来说,如何创收就成了他们思考的问题?

在利益的驱使下,压力最终被转嫁给了商家和骑手,而内卷最狠的则是平台对骑手的压榨。因为无法依靠个人力量对抗平台和算法,骑手们只能用超速、逆行、闯红灯去完成任务。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外卖骑手伤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间查处骑手违法近万次,事故196件,伤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个骑手因违法伤亡。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骑手这个职业虽然危险,但是很开放,收入也很高,能帮助一些面临失业的人重新获得工作机会,也能为亟需获得收入的人缓解生存压力,很多人在找不到更好出路的情况下,还是会把送外卖当“优先”选择。

不过,这份职业很难一直做下去,有些人实现了外卖行业的职业晋升,从骑手做到了站长、城市经理,有些人则完成了转换赛道的经验积累,完成过渡后选择离开,但大多数一无所长的人最终还是不得不留了下来。

眼下,美团外卖和京东外卖激战正酣,二者上演的“权力的游戏”,表面看是抢用户、抢商家、抢骑手的“三国杀”,实则是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终极卡位战”。两家争的其实并不是谁送你今天的午饭,而是未来十年你手机里哪个APP能承包你的生活。

而对于骑手们来说,对自己在这场“权利的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他们或许并不关心。大战终将落幕,喧嚣过后,系统依然在运转,算法还在继续,他们也仍在飞奔,只是为了一个更好生活的可能。

0 阅读:77

聒噪

简介:众生相,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