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婶现在的生活,让我明白了:善恶到头终有报的道理

军采时分 2023-09-20 16:27:25

前几天我回老家的时候,遇到了我们村的李婶。看到她弯着腰,满脸沧桑,一个人默默的在垃圾堆里面翻捡着,我的心里一阵感慨:李婶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她自 找的,因为她曾经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儿媳妇,还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但是,这一切现在离她都很远了。

李婶年轻的时候很不讲理,她长的很胖,嗓门宏亮。她的丈夫还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但是,丈夫性格软弱,家里的事情都是李婶说了算,他只管着上班挣钱,每到发工资的时候,他都会一分不少的交给李婶。

在那些年的小山村,很少有人有正式的工作,所以说,李婶每天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如果村子里面有人招惹她了,她能站在人家大门口嚷嚷两天,半个村的人们都能听到。

李婶的大门口种了几棵南瓜,有一天她发现少了一个大南瓜。刚好同村的张叔从门口路过,扭脸看了一眼李婶种的南瓜。

就是因为张叔的一个眼神,李婶就觉得张叔把她家的那个大南瓜摘走了,因为张叔的家里很穷,平时也没有钱买菜,他经常从李婶的家门口经过。

于是 ,李婶就追到了张叔的家里,非要张叔赔她一个大南瓜,如果南瓜已经吃了,直接赔钱就行。(张叔根本就没有拿李婶家的南瓜,他也不可能给李婶赔钱。)

因为这件事情,李婶连着三天坐到张叔的家门口不走,非要张叔赔钱,张叔气的躺在床上两天都没有起床。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大家都知道李婶蛮不讲理。于是,村子里面很少有人和她打交道,只要在路上看到李婶了,大家都是有多远走多远。

李婶虽然性格刁蛮,但是,她的儿子自立却和她的性格完全不一样。自立从小不喜欢说话,长的也很帅气,他看到陌生人之后,稍微一说话,就会满脸通红。

自立从小就看不惯李婶,但是,因为他的性格和父亲一样,对母亲也不敢说什么,家里的各种事情都是李婶说了算。

后来,自立到了结婚的年龄,李婶就开始和乡亲们打招呼,让她们给自立介绍一个对象。

大家都了解李婶的为人,都不想给自立介绍对象。自立一直到了30岁的时候,他还是单身一人,看到别的小伙子已经成家立业了,自立觉得十分的没有面子,只好去外地打工了。

三年之后,自立从外地回来了,他竟然带回来了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长的很漂亮,她看见村子里面的人们了,都会笑眯眯的和大家说话,只是这个女孩子说的是外地的家乡话,大家都听不懂。

自立只好笑着告诉大家:这个女孩子是他在外地打工认识的女朋友,她家是外地的,叫做晓月,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工作,所以,彼此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

大家听到这些话之后,都夸自立好福气,带回来这么一个温柔漂亮的女朋友。

李婶看到儿子把晓月带回来了,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晓月刚到她家的时候,李婶就热情的招待她,好吃好喝的招待着。(那个时候还晓月还没有和自立结婚。)

然而,自从晓月嫁到李婶的家里,成为李婶的儿媳妇之后,李婶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觉得晓月已经到了自己的家里,再也跑不了了,于是,她就开始让晓月做各种家务活。

后来晓月怀孕了,眼看着儿媳妇的月份越来越大,连走路也不方便,她还是让儿媳妇洗衣做饭,按照她的话就是:怀孕的时候,应该多做一些家务,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我是为她好啊!

村子里面的人们看到这些之后,都是不停的叹息着,大家都觉得晓月很可怜。

因为晓月在村子里面住了一段时间,所以,她慢慢的学会了我们本地的话,也能和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了,晓月只要有空了,她都会坐在大门口,和邻居王大嫂聊天。

随着时间推移,晓月和王大嫂的关系也越来越好。王大嫂早就看不惯李婶,她一直都很同情晓月,家里只要做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晓月送一些。

晓月快要生孩子的前一个月,她什么活也做不了,李婶看到左邻右舍对自己指指点点,她只好自己下厨做饭。

儿媳妇不喜欢吃辣的,李婶从来没有把儿媳妇的话放在心上,她每次都会在菜里放很多辣椒,儿媳妇根本就吃不成。自立又去外地打工了,晓月在家里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每天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多亏了隔壁邻居王大嫂,她每天照顾着晓月 ,就连晓月换下来的衣服,王大嫂都拿到自己的家里,帮着晓月把那些衣服洗了。

等到晓月生下女儿之后,李婶对晓月就更不好了,她每天都去村子东边打牌,还一个劲的和晓月说着:“现在的年轻人哪里有那么矫情?那些年我生下儿子的时候,第 二天就下地干活了,你现在这么年轻,自己去厨房里面做饭吃吧。”

晓月听到这些话之后,她已经泪流满面了,因为她刚刚做了手 术,自己根本就做不了任何家务,怎么去厨房里面做饭?更别提洗衣服了。

于是,晓月就给丈夫打了电话,让他回来照顾自己。

自立到了家里之后,他也是忙的手忙脚乱,因为从小到大,他根本就不会做饭,更别提照顾那么小的孩子了,孩子刚好那天生病了,他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已经不知所措了。

自立抱着孩子去了医院,等到孩子出院的时候,自立身上的钱已经花完了,因为晓月没有营养,孩子的奶也不够吃,每天都“哇哇”大哭。

自立想着给母亲借一些钱,给晓月买一些营养品吃,但是,李婶却说自己的手里一分钱也没有,就连出去打牌,也是借别人的钱。(其实李婶的手里有钱,她就是不想给儿媳妇,她觉得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哪里买过什么营养品?晓月凭什么就要吃好吃的?)

晓月看到当时的处境,她放声大哭,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又该怎么办?现在刚刚生下了女儿,婆婆就对自己不管不问,自己根本就没有照顾过这么小的孩子,想着给母亲打电话,让她从千里之外赶过来照顾自己。但是,晓月拿起来了电话,她只好默默的放下,因为:自己嫁给自立的时候,全家人都反对,就连结婚那天,父母也没有来参加自己的婚礼,自己不顾一切的嫁给了自立,现在怎么好意思给母亲打电话呢?

邻居王大嫂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家里喂的土鸡宰了,每天给晓月炖鸡汤,有空了还要教自立洗衣做饭,并且王大嫂还教晓月怎么照顾年幼的女儿。

李婶看到这些之后,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她的院子里面也喂了几只土鸡,但是,自己喂的土鸡可不是让儿媳妇吃的,因为那些土鸡都能卖钱,并且还有几只母鸡会下蛋,她把那些鸡蛋积攒起来,一个月可以卖不少的钱。

等到孩子满月之后,王大嫂还是经常给晓月炖鸡汤,蒸鸡蛋羹,晓月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因为王大嫂家里喂了不少的土鸡,但是,大部分都被自己吃了。

自立给朋友们借了一些钱,给王大嫂送去了。但是,王大嫂说什么也不要,她告诉自立:“晓月的年龄和我的女儿大小差不多,我的女儿也嫁到了外地,她嫁到了好人家,她的公公婆婆一家人对她很好,我对女儿也放心。我和晓月有缘分,看着她一个女孩子,大老远嫁到了咱们这里,身边连一个亲人也没有,现在她的生活是最难的时候,我不能袖手旁观,那些土鸡都是吃剩饭长大的,根本就没有花钱,我不会要你一分钱的。”

后来,自立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只好又去外地打工了。晓月看到丈夫走了,孩子又太小了,她也不能出去工作,只好在家里带着孩子。

李婶也不帮晓月带孩子,她告诉大家:我那些年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孩子做饭,还要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地干活,我们家的自立也健健康康的长大了。晓月既然嫁到了我的家里,她就要适应我们家的生活。

等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晓月带着孩子去外地走了,她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是晓月临走的时候,她到隔壁王大嫂的家里,拉着王大嫂的手,痛哭流涕的和王大嫂告别。

李婶却不管这些,她觉得儿媳妇已经生了孩子,她不可能和儿子分手的,回娘家一趟也很正常,过几天就回来了。

一直等到那年春节的时候,晓月和孩子也没有回来,晓月的电话也打不通。在外地打工的自立也没有回来过年,李婶打电话一问才知道:自立和晓月在一起,他们在岳母家里过年。

看到自己的家里冷冷清清的,李婶气的不得了,她一个劲的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带着儿媳妇和孙女回来过年。

“妈妈,人心不是一天凉的,晓月自从嫁到咱们家里之后,你什么时候对她好过?在她的心里,只记得邻居王大嫂对她的好,因为王大嫂在晓月最 困难的时候,她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晓月。我虽然是你的亲生儿子,但是,我也看不惯你的做法,估计晓月再也不会回去了。”自立在电话那头大声的说着。

李婶听到这些话之后,她无奈的挂了电话,从那年开始,李婶的儿子和媳妇再也没有回来过。

前些年李婶生病的时候,儿子给李婶转回来一些钱,他还是没有回来,一直说自己在外地工作很忙。

李婶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儿子才急匆匆的从外地回来,他给父亲办了后事,准备去外地走的时候,李婶拦住了他,想着让儿子带自己去外地,因为她听说儿子和媳妇在外地的生活过得很好。

但是,儿子只是摇了摇头,他给李婶留了一些钱,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这几年,李婶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着,她看到别人的家里欢声笑语,特别是和自己一样大的老年人,她们的儿子和媳妇都很孝顺,每个人的晚年生活都很幸福,她才开始后悔:如果那些年,自己对儿媳妇好一些,自己现在的生活也不可能走到这一步啊!

邻居王大嫂这些年去外地的女儿家里养老了,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自立和晓月都会给王大嫂邮寄各种好吃的。每年王大嫂生日那天,晓月都会带着厚礼,去给王大嫂祝贺生日,前两年,王大嫂生病住院了,晓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她急匆匆的赶到了医院,照顾了王大嫂好几天,看到王大嫂身体康复了,她才离开。

现在看到李婶的生活,我也是感慨万千,我终于明白了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句话的意思: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积德行善,真心的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一定会有好报!我们只管善良,相信福报一定在远处等着我们!

0 阅读:118

军采时分

简介:银河有迹可循。期待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