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32亿!毒蛇号月球车被砍,嫦娥七号将抢先进入永久阴影区找水

人马座说 2024-07-19 18:40:52

美国与月球之间算是纠缠不清了!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波罗登月成功之后,美国竟然有50多年无法再重返月球。虽然现在又在搞“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但是却困难重重,能够在月面着陆的“人类着陆系统”原计划由星舰改装,但是看看现在的进度,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载人登月一时搞不定,那么美国的无人探月水平如何呢?他们也是有规划的,虽然和我国宏伟的探月工程没法儿比,但美国人想投个机取个巧,打算发射一台月球车去月球南极,探测极地区域那些神秘的永久阴影区。这台月球车的名字叫“Viper”,也就是“毒蛇”的意思。如果毒蛇能成功的话,将成为人类首个探索永久阴影区的探测器。

但是现在这个希望要泡汤了,由于发射日期不断推迟,预算还在大幅超支,幅度已高达30%。NASA于是做出了痛苦的抉择:砍掉Viper毒蛇月球车项目,但却保留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鹰狮”着陆器。原来留给毒蛇月球车的安装位置被换成了一块大铁块……毒蛇月球车项目已经耗资4.5亿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就这么砍了,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毒蛇月球车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正样机已经组装得像模像样,准备在2025年发射。就在这个时刻,项目却黄了,这让科研人员情何以堪?而且NASA这一刀不要紧,可是让我国的嫦娥七号大大得抢了先。

如果没有意外,嫦娥七号携带的飞跃器,将成为首个进入月球永久阴影区的人类探测器。这一成果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NASA丢掉的,恐怕不止是一辆月球车那么简单。为什么探索永久阴影区这么重要呢?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关系到未来太空资源和话语权竞争,是航天大国不能轻易放弃的。

这都是因为月球的永久阴影区内,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水冰。在太空中,水可是个好东西,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更重要的是水可以被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为火箭提供燃料。因此,月球上的水资源是是未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甚至向更深远太空拓展领地的重要保障。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月球上不仅没有空气,也不存在水,是一个了无生气的干燥星球。没有空气就无法产生大气压力,月球的引力又太小,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月表温度会高达127℃,即使有水分会被很快蒸发,消失在太空中。在对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中发现,月壤在太阳风粒子作用下也会产生一丁点微量的水,但储存量极少,根本无法满足人类所需。

但现在证明原来的判断是有问题的,月球上还真的有可能存在大量的水,只是不像地球上的江河湖泊海洋,而是以冰的形式,藏在那些太阳光永远照不到的地方。我们都知道NASA局长尼尔森曾经闹过笑话,在一次听证会上,他说美国不想去月球背面,因为那里永远处于黑暗中。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了群嘲!月球背面当然不是永远黑暗的,也会有白天和黑夜。只不过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只能以正面对着地球,背面在地球上却永远看不见。当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完全处于黑暗状态时,另一侧的月球背面则正好处于白天,光照也是很强烈的。

既然月球背面不能做到永久黑暗,自然也就存不下水,那么传说中的水冰到底隐藏在哪里呢?它们就隐藏在月球极地那些高大的环形撞击坑内部,而这里正是毒蛇号月球车和嫦娥七飞跃器的目的地,它们要去寻找这些比黄金还要珍贵百倍的月球水资源。为什么在这些地方有可能存在水呢?

这是由于撞击坑的特殊地形和月球极地的光照特性决定的。月面撞击坑由陨石或小行星撞击月球形成,月球位于地球外围,特别容易招来这一类撞击。高速袭来的小行星的撞击速度可达每秒十几到二十多公里,月球又没有大气层使其减速,会在月面形成巨大而深邃的撞击坑。

例如在南极点附近的沙克尔顿撞击坑,直径19公里,深度高达4.2公里。与我们地球上的南北极一样,月球极地也有极昼极夜,极昼的太阳高度也很低。即使在白天,阳光也会很倾斜。于是在这些周围很高,而中间又很深的大撞击坑内部,有些地方是永远见不到阳光的,温度会低至-200℃以下。如果水冰存在这里,就不会被蒸发,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据统计,月球上目前已经发现了324个永久阴影区,总面积达到了3.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岛的大小,其中一半以上的永久阴影区位于月球南半球。如果这些区域的物质含有一定比例的水的话,总的储水量将非常巨大,将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那么这些水冰来自何方呢?可能就源自撞击月球的彗星。彗星是从太阳系外围遥远的柯伊伯带飞过来的。那里阳光异常微弱,温度极低,因此包括水在内的大量可挥发物质都以固态保存了下来。来自柯伊伯带的彗星大多都含有巨量的水,我们地球的水有可能也是从彗星那里获得的。

为了探查撞击坑底部有没有水,美国曾经做过两次试验,用航天器撞向环形山内部,以探测有没有水分被扬起来。1999年,NASA操纵“月球勘探者”探测器撞击了月球南极的一个撞击坑,但撞击角度太小,撞击后也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水汽云,各种探测设备也都没探测到任何水分存在的信号。

但美国并没有放弃,2009年10月,他们执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LCROSS撞月寻水行动,使用一枚半人马座上面级火箭和“牧羊”探测器,在相隔4分钟的时间内分别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撞击坑。

半人马座火箭重达2.2吨,以每秒2.5公里的高速撞月,原来想象可以撞出大片的尘埃云和闪光,结果实际撞击的规模和亮度都远低于预计,地面和其它空间探测器上的设备甚至没能观测到明显的撞击效果。

不过“牧羊”探测器还是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后,不仅发现了只有月壤和水混合物才能产生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仪也在撞击溅射物中检测到了蒸汽和碎片云的光谱特征,进一步证实了水的存在。

既然月球南极的撞击坑中已经被证实存在水,那么下一步就是近距离的接触并获取这些水了。用探测器撞击只能探测水的光谱信号,想进一步研究就必须派出探测器进入这些撞击坑内部,直接对里面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美国的毒蛇号月球车,原来要完成的正是这项艰巨的任务。

毒蛇月球车的全名是“挥发物调查极地探险漫游者”(Volatiles Investigating Polar Exploration Rover),简称VIPER,尺寸相当大,是我国“玉兔二号”月球车的两倍左右。由于毒蛇号具有更大直径的轮子,因此理论上能越过更高更大的障碍物,机动性更强。

不过,玉兔二号上安装了核热源,能够挺过漫长而寒冷的月夜。毒蛇号却是个一次性产品,没有核热源,只能凭借在有光照的区域发电储存的电量,进入阴影区工作最长50个小时,时间太长就挂了。

由于这样的能力不足以探查那些大型的撞击坑,毒蛇原定的目标是南极诺毕尔撞击坑以西地区的较小撞击坑。为了寻找水,毒蛇号配备了三台科学载荷和一台与嫦娥五号、六号类似的旋转冲击钻,此外还安装了多个“车灯”以便照亮阴影区。

当毒蛇号抵达探测点之后,先使用中子光谱仪探测月面下0.9米深度的氢原子,如果发现哪个地方有高浓度的氢原子,就会启动旋转冲击钻来钻取月壤,然后用近红外挥发物光谱仪分析月壤中氢原子的性质,看看是不是水,并同时检测月壤中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碳、氨和甲烷。

毒蛇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正面,不过由于靠近南极点,在与地球的通信时仍然存在问题,存在约1个月的通信中断期。而毒蛇号的设计寿命是100天(有光照时),因此需要特别谨慎的选择着陆点和工作路径,以便充分利用南极区较长的月昼来完成探测工作,避免陷入无光照区时间太长而被冻死。

运送毒蛇号去月球并且着陆的,是美国宇宙机器人技术公司的“鹰狮”着陆器,高2米、宽4.5米,比我国的嫦娥四号着陆器略大,配置5台3100N反推发动机和12台姿控发动机,通过重型猎鹰火箭发射。鹰狮的特点是横截面呈八边形,可以适应月球极地太阳位置的变化,确保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

鹰狮号着陆器原本就是为了毒蛇号而设计建造的,它们原计划在2023年11月发射,但却如NASA近期的各类航天项目一样一推再推,目前已经被推到了2025年。现在毒蛇号月球车的正样机已经基本装配完成,不料却传来噩耗:由于预算超支太多,毒蛇号直接被砍掉了,只保留了鹰狮号着陆器,携带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载荷,项目目标也成了演示月面着陆技术。

这一变化无疑是对美国探月雄心的一次重大打击,对月球水的探测工作将大大推后,美国人恐怕会非常沮丧。不过不用担心,这只是美国的挫折,而不是全人类的,因为我国在2026年将实施万众瞩目的嫦娥七号项目,将在月球南极地区建立月球科研站。

嫦娥七号重达8.2吨,除了着陆器之外,还携带了一台巡视器(玉兔三号月球车)和一台飞跃器,以及另外7国的6台载荷。其中飞跃器将以创造性的飞跃方式进入永久阴影区,完成毒蛇号未能完成的工作。

嫦娥七号的着陆点就在前面提到过的沙克尔顿撞击坑附近,该撞击坑非常壮观,被称为“月球之眼”。飞跃器位于嫦娥七号的顶部,自带火箭发动机,还拥有多条“腿”。它的燃料足够完成三次飞跃和着陆,分别是从着陆器上飞起并降落在月面,然后从月面起飞,飞入永久阴影区后降落,完成探测任务后再从阴影区起飞,回到光照区着陆。

由于有很多条腿,飞跃器还可以在月面上爬行,从而实现在永久阴影区中移动行驶。即使三次飞行后燃料耗尽,也可以利用爬行能力继续在光照区开展科学探测。飞跃器的工作方式类似毅力号上携带的火星直升机,但却更复杂,还可以空地两栖,实在是一大创新。

现在毒蛇号已经黄了,如果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成功发现水冰的话,将会是轰动全球的重大发现,将使我国牢牢占据月球探测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的月球开发和基地建设中也将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现在已有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罗斯、瑞士、泰国、国际月球天文台协会等7个国家或机构的6台载荷搭上了嫦娥七号的车,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国家则已达到了12个,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南非、委内瑞拉、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白俄罗斯、埃及、泰国、尼加拉瓜、塞尔维亚和哈萨克斯坦。

与之对比的是,美国炮制了一个《阿尔忒弥斯协定》,想要单方面为探索月球定规则,目前已经拉了33个国家入伙,这些国家也将参与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不过从现在的进展来看,最先建立月球科研站,最先探测到月球水冰,甚至是接下来更早实现载人登月的,很可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那些想完全依赖美国到月球分一杯羹的国家,恐怕要后悔了。

0 阅读:0

人马座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