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高颜值通缉照走红的"酒托诈骗犯"卿晨璟靓,出狱后转战抖音直播,账号迅速积累八千粉丝后被平台无限期禁言,引发关于"犯罪网红化"的争议。
抖音的封禁决定撕开了当代流量经济的道德伤口。一方面,平台规则明确拒绝"犯罪营销",但另一方面,算法却曾为这位"最美通缉犯"持续推送流量。这种矛盾折射出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本质——先纵容争议性内容吸引眼球,再在舆论压力下"挥泪斩马谡"。
更值得警惕的是社会对"犯罪美学"的病态追捧。从劳荣枝到卿晨璟靓,公众对女性罪犯的"颜值正义"从未停止,这种将犯罪行为浪漫化的倾向,实则是将法律问题降维成娱乐消遣。当犯罪经历成为网红人设的加分项,流量时代的道德底线,是否已被点击率彻底腐蚀?
脸魅心丑这叫妖啊,不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