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谨言:爆红“耍大牌”,得罪“六公主”,现在想乘风破浪翻红?

岩猴儿 2022-06-12 15:08:51

《乘风破浪》第三季播出前,各位漂亮姐姐都卯足了劲想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吴谨言在节目官宣后,立刻发文配图称:答应我,不要卷。

只是从她的运动衣、舞鞋以及训练室的背景来看,很显然已经在为上节目做准备了。

老板于正也没有闲着,第一时间发文,以“破天荒一天二条微博,只为你”表达了对吴谨言的力挺。

《浪姐》这档节目一直被称为“女星翻红机”。

有的姐姐是出道多年,风头不再,想通过这档节目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有的是一直处于二三线的位置,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吴谨言不属于这两者的范畴。

她在2018年凭借《延禧攻略》爆红,仅仅过了4年就要凭借《浪姐》翻红。

不得不说“糊”得有些太快了!

可要看过她的“耍大牌”“尬演技”“碰瓷章子怡”等骚操作之后。

又不免让人有些“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即视感。

1990年,吴谨言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

从名字可以看出,父母是希望她能谨言慎行,毕竟言多必失。

只是后来负面新闻曝出后,有网友调侃说“谨言慎行是好,可惜她姓吴啊”。

小时候的吴谨言很喜欢跳舞,6岁开始上舞蹈课,10岁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芭蕾舞。

一开始,吴谨言和母亲都没能想到她能考上,完全是抱着旅游的心态去报的名。

考试期间,吴谨言和母亲游览了长城、故宫、天坛等地,把能玩的地方都玩了个遍。

等到考试时,吴谨言心态放得很平稳,居然超水平发挥被录取了。

一进学校,吴谨言发现自己“上当”了。

这里的学习跟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非常辛苦。

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是7年制,直接包揽了吴谨言的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那段时间,吴谨言每天都要遭受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折磨,尤其在身材管理上,要求更是严格。

当其他同学书包里都装着各种零食小吃时,吴谨言的书包中常备的却是止痛药、跌打损伤药......

2007年,17岁的吴谨言正面临着毕业,刚好遇到中央芭蕾舞团到学校选人。

其实以吴谨言的专业水平来说,只能算是比较一般的水平。

可当时班里条件比较好的同学都已经出国了,而舞蹈团又恰好挑选个子比较小的演员,所以这个机会就落到了吴谨言身上。

只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吴谨言看似得到了让人艳羡的稳定工作,可短短两年后她就因受伤退出了舞蹈团。

19岁的吴谨言,跳了9年芭蕾,这让她开始有些厌倦,于是想要寻求其他方面的发展。

开始时,吴谨言想要考舞蹈学院的本科,这样毕业后可以当一名老师。

但是她对表演也有一定的向往,所以同时报考了其他几所学校。

意外的是,吴谨言最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李梦、小叮当(谢昀杉)等人成为了同学。

全新的专业和环境,激发了吴谨言新的学习热情,而她的运气也比大多数同学都要好得多。

大二时,吴谨言就参演了古装穿越喜剧《古今六人行》。

这部剧没有让吴谨言一炮而红,但成功引起了紫骏影视传媒的注意,并在大三时签约到旗下。

有了公司的帮助,吴谨言很快获得了出演《万有引力》《青海花儿》等影视剧的机会。

大四时,紫骏影视出品的《烽火佳人》更是直接把吴谨言捧成了女主角。

这部剧中,吴谨言的戏份很重,一人分饰两角。

一个是相貌出众、音乐才华横溢的才女青萍;另一个是机灵聪明却俗艳无比的孪生妹妹红羽。

这样强烈的反差对于演技的要求很高,吴谨言饰演的坏人一度遭到观众痛骂。

这部剧后来获得白玉兰“最受关注电视剧”奖,吴谨言在“白玉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评选中获得了第三名。

不过在娱乐圈中,大家只会关注获奖的那位明星。

吴谨言的第三名,可以用无人在意来形容。

公司见到吴谨言一直没能爆火,开始把资源转移到其他新艺人身上。

毕业后,吴谨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能演什么。

问题有很多,但最大的问题是没什么机会。

那段时间,吴谨言和同学天天跑剧组塞简历,能够遇到一些露脸的小角色都算是运气极好。

最穷的时候,吴谨言的卡里仅剩200块钱,打出租车根本都是奢望。

也是在那段时间,吴谨言把北京的地铁路线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吴谨言又分别出演了《少年神探狄仁杰》《少年四大名捕》《多情江山》《老炮儿》等影视剧。

同样没有翻出太大的浪花。

不过《老炮儿》中的女大学生郑虹一角,给吴谨言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这部电影中,吴谨言的戏份很少,剪出来的镜头只有几十秒。

但是与老戏骨的对手戏,让吴谨言感觉特别过瘾。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她以此给冯小刚留下了印象,并获得了出演《我不是潘金莲》的机会。

谁知定妆照都拍好了,最后女主换成了范冰冰,吴谨言也错失了这次当女主的机会。

2016年,吴谨言开始转运了。

她在拍摄年代剧《外滩钟声》时跟于正相识,并在同年签约到了欢娱影视旗下。

从这之后,吴谨言的资源明显转好。

《梦回朝歌》《美人如玉剑如虹》《守护丽人》等剧虽然没能让吴谨言大火,但她的身位已经上升到了主演位置。

随后,吴谨言就遇到了让她大火的那部古装宫廷剧《延禧攻略》。

这部剧上映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150亿的播放量。

至于这部剧的播放注水量有多少,咱们不管,结果就是吴谨言凭借“魏璎珞”一角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其实吴谨言拿到这部剧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当时于正力捧的袁姗姗,合约马上到期没有续签的意向。

杨蓉看过剧本之后,因为太过佛系不想浪费自己的休息机会,就放弃了这部剧。

最后吴谨言就很“巧合”地拿到了这个剧本。

《延禧攻略》是一部爽剧。

大致就是不断给女主设置一些困难,之后女主凭借“主角光环”各种碾压对手。

这种设定让观众看得很爽,话题度居高不下。

同时幕后团队在营销上也很有一手。

比如聂远饰演的“乾隆”有一个“大猪蹄子”的人设,其实就是在有意推波助澜之下立起来的。

爆红之下,同时埋下了隐患。

吴谨言这时仅毕业5年,不管是演技还是对娱乐圈“规则”的了解都属于新人的地步。

当时观众被《延禧攻略》的剧情所吸引,反而忽视了这样的问题。

所以后来吴谨言再主演其他剧时总会有“演技不行”的吐槽。

实际上她的演技一直都是这样,后来主演的影视剧质量下降,演技的问题自然就开始被大家注意到了。

像是《延禧攻略》中有几个“魏璎珞”与“乾隆”很甜的情节,其实功劳都在聂远身上。

比如乾隆教魏璎珞画画,他一边夸纯妃兰花画得好,一边调整魏璎珞的动作。

结果魏璎珞听到之后先是死亡凝视,然后用胳膊肘推了乾隆一下。

这些小动作在后来传出的资料中显示都是聂远设计的。

吴谨言只不过是有样学样的再次表演了一遍。

后面还有一场魏璎珞半夜跑到乾隆房间,乾隆要赶她走的情节。

结果魏璎珞顺势跳到乾隆怀里来了一个考拉抱,顺势强吻了一番。

这段情节当时有许多网友都直呼“磕到了”。

这些动作同样是聂远设计的,并跟吴谨言说:乾隆个性倔强,只有考拉抱才能征服他。

这种生活上的细节是展现情侣关系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演员在生活中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力。

如果从演戏开始算,吴谨言当时已经出道了8年,可在聂远面前仍旧像是一个没有入门的新人。

可那段时间,网上居然有人开始拿着吴谨言与章子怡做比较,直接把吴谨言哄抬到了“章子怡第二”的高度。

有网友分析,这是团队在背后买了通稿,为的就是把热度进一步炒高,同时给吴谨言立下实力派的人设。

只是从吴谨言在剧中的表现来看,她跟实力派几个字属实差得有点远。

不过不管当时吴谨言的演技有多大的问题,她都如同坐火箭一般蹿红了。

随后还凭借这部剧拿到了“华鼎奖最佳女演员”,一时风头无两。

早先出演《延禧攻略》时,吴谨言的片酬是“垫底价”每集7万,走红后就开始片约不断,片酬翻N翻。

一夜走红又一夜暴富的情况,放在大多数人身上可能都会有些飘飘然,当时年仅28岁的吴谨言也不例外。

只是这份“飘飘然”放在直属广电、有“六公主”之称的CCTV6身上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当时“六公主”旗下的《中国电影报道》栏目想要对吴谨言进行采访。

双方很顺利的完成了前期接洽。

当天,采访组提前半小时到达了指定地点,结果突然被吴谨言团队告知地点发生变动,打了采访组一个措手不及。

当采访组匆忙收起设备,火急火燎的赶往十几公里以外的新地点后。

吴谨言团队不但没有协调好场地,还要求采访组支付相关费用。

甚至在本就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吴谨言团队进一步压缩了时间。

采访组感觉时间不够最终放弃了这次采访。

这一通操作下来,吴谨言团队把“不专业”“耍大牌”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六公主”是谁?

中国拥有影视版权最多的机构,各种任性排片内含社会热点。

比如东京开幕式,她就放抗击倭寇电影;情人节,她就放《前任》;日本首相访美,她就放《珍珠港》;香港出事,立刻送上一部《我是你妈》......

有网友总结:什么叫央视六公主?傲娇任性腹黑,报复性极强,我喜欢!

现在“六公主”在采访吴谨言问题上吃了瘪,自然不会就此过去。

不过“六公主”一直都是个老好人,过去从没批评过中国电影人,即使《逐梦演艺圈》和《摆渡人》这样口碑极低的电影,她都会尽量找些好话来说。

所以在表达不满之前 ,“六公主”等了三天时间,想看看吴谨言团队是否有所表示。

三天过去无事发生,“六公主”终于控制不住的将事情经过公之于众。

央视网随后以““魏璎珞”耍大牌,入戏太深还是艺德不够?”为标题,表达了对“六公主”的力挺。

这样的点名对于艺人而言其实非常严重,相当于在“封杀”与“不封杀”之间左右徘徊。

“央视网评吴谨言”的词条也在网上占据了一天的热搜。

吴谨言所在的欢娱影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发表了道歉声明——

“对于贵媒体所描述状况,我们会彻查清楚、内部检讨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对于给此次采访团队所造成的损失以及精神伤害,我们诚恳道歉。”

吴谨言也是一天两次的发表了道歉。

比较有意思的是,吴谨言第一次道歉时设备显示“来自你魏姐的IPHONE客户端”,第二次时就变成了“来自IPHONE X”。

后来这件事以《中国电影报道》重新采访吴谨言迎来了结束。

而吴谨言也在采访中表达了“感悟”:从艺路上德在先,德和谦虚,还有自己的品德,这是一直要去做的时。

可惜知易行难,吴谨言很快又被爆出“耍大牌”的行为。

当年10月份,有网友拍到吴谨言现身某商场时,周围跟着二十多个保镖。

当这些保镖手拉手把吴谨言围在中央时,直接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这种夸张的阵仗,宛如“皇贵妃”出行一般。

事情曝出后,吴谨言再次登上了热搜,可她的口碑却开始严重崩塌。

随之而来的,就是多部作品质量不过硬,演技问题饱受诟病,热度和关注持续下滑。

2019年,吴谨言搭档聂远主演了《皓镧传》。

这部剧跟《延禧攻略》类似,都是大女主的设定。

同样的东西吃多了,观众也会乏味,而且从质量上来讲,《皓镧传》远远比不上《延禧攻略》。

这部剧至今只有4.9分,连及格线都没过。

与此同时,吴谨言的演技短板开始暴露了出来。

剧中有一场戏是母亲被推到了井里,吴谨言在旁边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

结果她扯着嗓子大喊了几声,一点眼泪都没有流出来。

这种敷衍的表演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

“母亲都没了,连眼泪都没有?”

正如前文所说,吴谨言自始至终就不是演技派,她只是碰到了爆红的机会而已,最后会有这样的落差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说白了,就是能力不足以匹配资源和位置,那么后续渐渐失去关注度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从这时候开始,吴谨言可谓是拍一部戏就扑一部。

2020年的《青春创世纪》,评分6.2,评论人数只有七千多人,观看的人很少。

2021年的《正青春》,评分4.2;《我的砍价女王》,评分3.0;就连号称“中国版大长今”的《尚食》,评分都只有5.5.

这几年,吴谨言尝试过转型职场剧,也试过再演古装剧,可最后结果都是没有掀起丝毫浪花。

4年之后,她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居然仍旧只有那部《延禧攻略》。

2022年,吴谨言参加《乘风破浪第三季》的录制,多少都透漏出急切翻红的心思。

毕竟对于公司来说,不可能一直把资源分配给不红的艺人,有这金钱和精力都不如再去捧其他新人了。

在参加节目之前,吴谨言应该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毕竟过去她练过9年的芭蕾舞,相比于一些半路出家的姐姐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

从节目效果来看,吴谨言的存在感可谓是低的忽略不计。

第一期中,于文文凭借“怼天怼地”的“拽姐”人设被网友骂出圈,王心凌凭借软妹子的“甜心教主”人设爆红独一档。

之后两期中,镜头除了迎合大众喜好给了王心凌更多镜头,其他姐姐们仿佛都成了陪衬。

吴谨言一直营销的“瘦”人设,放在众多女星中也不再突出。

虽然在曝出了淘汰名单中,吴谨言并不在其列,不过从她在节目中的表现来看实在难以找到亮点。

如果按照网友推断,节目组有一套剧本,那么一直不够突出的吴谨言可能会在后续某轮比赛中直接就被淘汰了。

毕竟她既不能给节目带来热度,又没有足够突出的实力,在挑选谁被淘汰时就成了优先选择。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基本就宣告了吴谨言翻红失败了。

那么后续能否再有优质资源,也成了未知之数。

其实从2020年开始,吴谨言的资源就开始肉眼可见的下降。

前几年她每年都会有两三部剧或上映或开机,但是最近几年都只能维持在一年一部戏的程度,能够参加的综艺节目和晚会也少了很多。

从一夜爆红到逐渐过气,吴谨言居然只用了4年。

这样的结果有竞争激烈的原因,也有她“能力与位置不匹配”的原因。

许多演员都是从龙套、无名无姓的小配角开始,这种苦日子既打磨了品性,又提高了演技。

最后一飞冲天时,前期的积累足以驾驭接踵而来的资源。

比如最近几年大火的于和伟、张译等实力派演员,他们都曾经历过很长时间的默默无闻。

后来凭借某部剧大火,观众才意识到这些人的演技居然如此精湛。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满满都是戏。

这种境界恰恰是需要大量时间沉淀后的结果。

吴谨言从上学开始就体现出了一种令人艳羡的锦鲤体质,各种机会和资源仿佛早先预定好的一般砸到了她的头上。

这种幸运让她用几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可这样的风光之下又让她失去了慢慢打磨演技的机会。

最后给观众呈现出的反而是一种资源众多,作品不行的奇怪感受。

从爆剧女主到口碑剧女主,甚至到演技派女主,吴谨言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只是随着资源减少,她后续能够再次爆红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渺茫了。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