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却为全身提供血液和营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生命的终结,它的使命才算结束。
因其发病隐匿,且多在夜间,往往不宜被人察觉,以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而让人谈之色变。
深夜,一辆救护车飞驰着驶进了医院,一名中年男子被抬进了急诊室,经过检查,患者被确诊为突发心肌梗死。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抓紧为其进行了溶栓手术,给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处理。
遗憾的是,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还是离开了人世。
据悉,患者姓胡,今年48岁,2年前被确诊为心脏病,医生告诫他回家后多注意调养,饮食上清淡一点,平时多喝点水。
胡先生回家后是谨遵医嘱,油腻食物,重口味食物全都不吃了。唯一没有戒掉的就是抽了20多年的烟。
而且,胡先生的烟瘾很大,抽烟最多的时候,一天可抽将近30支烟。特别是平时干活累的时候,烟在嘴上就没断过。
最近一段时间,胡先生睡觉时觉得心脏不舒服,总是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因为知道自己心脏不好,便吃点药,倒头就睡。
事发当天,胡先生心情不好,吃完晚饭抽了几根烟就回去睡觉了,不曾想,半夜
可没想到竟然在半夜突发了心肌梗死。
医生听完,摇头说道"心脏本就不好,还经常抽烟,简直是火上浇油……"
医生解释道,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加重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缺氧,诱发心肌梗死。
而且,长期抽烟还会损害血管内壁,诱发血管痉挛,使血管内脂类物质沉积,产生斑块,继而诱发心肌梗死。
异常1、突然被憋醒
如果夜间睡眠时,突然感觉到胸闷或气短,甚至是憋醒,就需要予以重视了。
因为心脏不好,会导致胸闷、气短等,尤其是在睡觉时,尤为严重,容易因为心肌缺血,出现被憋醒的情况。
这种症状轻的会持续几分钟就结束,严重的会持续十几分钟,尤其是伴随有咳嗽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异常2、异常盗汗
临床数据显示,心梗患者在发病前,身体常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盗汗。位置多出现在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等部位。
特别是夜间较为明显,出现此类盗汗情况,一定要及时警惕,很可能是因为心梗"找上门"了。
1、补充植物抗氧化剂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因素。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抗氧化剂含量丰富的食物有:油脂类(葵花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绿菜花、木瓜、蓝莓等。
除了吃的外,还有一些富含抗氧化剂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绿茶、白茶、乌龙茶等,经常饮用,利于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2、避免过度劳累
在我国,每年有将近30万人死于过劳死。而过劳死的基本原因就是心源性的猝死,心脏毒素,导致器官的衰竭,而造成的死亡。
过度的劳累,身体消化大量的营养物质,身体的代谢减慢,血液变的粘稠,从而就会增加心脏供血不足,日积月累,血管硬化,血栓形成,导致心血管堵塞,在一定的刺激下,就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3、情绪控制
有研究发现,郁郁寡欢的人的患心脏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因为不良的情绪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影响心脏的健康。
如:睡觉前生气,在睡觉时,身体的代谢功能就会有所下降,容易造成肝气郁结,心气不舒,从而影响心脏的健康,甚至造成抑郁等问题的出现。
健康饮食预防心梗
平时应坚持低胆固醇、低脂、低盐、低糖饮食。
同时,增加食物中的淀粉和纤维。最好少吃猪肉、牛肉、油炸食物,蛋黄每周不超过3个即可;可以多吃谷物、水果、蔬菜、鸡鸭鱼肉等。